对话交易员Jason:基本面分析失效了吗?

为什么要对话交易员?因为构建交易策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跟在周期中有结果的人学习。本期嘉宾:Jason,独立研究员(Twitter@jason_chen 998)

FC:

先说一下为什么想邀请 Jason 来 Twitter Space 聊,我们私下交流很多,我觉得作为 KOL,你对于交易有很多思路和逻辑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问题想从轻松的先开始,就是你怎么想到要做 KOL 的?

Jason:

至少以我个人来说,我是机缘巧合,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想着做 KOL,因为我一开始我是写公众号的,那个时候我的公众号叫这个今天有更懂世界一点嘛,其实相当于我自己的一个学习笔记,鞭策我每天要写一篇公众号,每天对世界懂一点,有的时候写完了这个跟朋友分享一下,互相探讨看有没有什么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是错误,然后慢慢的机缘巧合,也许是写的越来越多或者是怎么样,传播出去了,然后有那么一两篇还成爆款了,我当时也没意识到自己可能就是个 KOL,就觉得就是个写文章的,然后通过这个方式去认识更多的朋友。

后面因为微信公众号对这个 Crypto 内容封杀得非常严重,导致我很多文章发不出去了,我就转战 Twitter,然后从那个时候开始慢慢的有点感觉了,开始对 KOL 这三个字母有一些具象化的认识,是在于我会认为到了一个临界点,就是这个临界点从我一开始只是想单纯的去单向的输出,单向输出就是有分享欲,然后这个分享欲的背面是我希望能够得到反馈,我希望能够我写完一个东西之后,比我牛逼的人看完之后,觉得这小子写的真扔垃圾,给喷我两句,或者给我给点这个建议,让我知道自己错在哪,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获得一些对外交流的反馈。

然后慢慢的到了一个我记不清有多少,可能有个 3 万 followers 的一个状态的时候,这个时候我突然,比较少或者比较难从外界得到反馈了,反而是逐渐的变成别人的反馈,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判断,甚至甚至有可能一篇文章会影响某一个币值的变化,那到了这个时候我开始对 KOL 这三个字有所感受了,就是 Key Opinion Leader,海外叫 influencer,影响者,就你开始去影响一些人,影响一些事情。到了这个阶段我才对 KOL 有所感受,但是我在一开始从 0 ~ 3 万粉丝的时候,我真的没想着说什么,我就是要冲着什么我要当 KOL 我要去的,因为我当时对于这个东西没什么特别大的概念,但是当我开始逐渐的有一些这个影响的时候,我会突然发现我好像成 KOL 了。

当然到了这一个阶段它有利有弊。那个弊呢,就是这个你被更多的曝光在这个视野范围以内,喷你的人也更多了,因为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你的,你写内容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比如你说一个项目不好,那整个这个项目所有的信徒就全部围攻我,然后天天给我发私信骂我妈,骂我祖上三代。你写一个项目好,那一旦这个项目要是它价格很拉垮或者是跌了,那么别人可能还说你是不是和这个项目有什么好处,你借机帮项目方出货。所以反而到了这样一个程度的时候,一开始想去写文章,去提升自己,得到一些正向的反馈的效果已经完全没有了,反而你得到的一些都是可能你出乎意料的一些反馈,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当然的好处,这个说实在的那也显而易见嘛,大家都明白,就先甭管什么这个 KOL 轮,当然我说实话,我在整这一轮里,我有且也只参加过一个项目的 KOL 轮,而且还是在去年熊市的时候,就是 10 月份的时候,在整个今年这一轮牛市,我是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项目 KOL 轮的,这个话题我觉得有机会我们可以单独聊,到底这个 KOL 轮赚不赚钱,这个我不扯远了,所以这是一个好处嘛,至少大家会认为这是一个好处,你可以有一些低价的筹码,你可以用这个和项目方搞好关系,拿到一些所谓项目方的一些一手信息。

但我再说回来,我一直还是倾向于以研究为主题的突出去呈现一个我 KOL 的所谓的人设,为什么这样呢?第一点,说直白点可能就是所谓的虚荣心,让大家觉得这个你这个懂得挺多的,点个赞,这是一个人之常情;第二个更重要的是我之前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我的目的是希望得到一些别人对我观念的一些反馈,那么我成为所谓的 KOL 之后呢,我依然得到一个反馈,但这个反馈是另外一种,就是大家会给我推一些信息,不管是他们道听途说一些信息,还是说他们也是经过自己的研究等等的乱七八糟,他们觉得 Jason 哥你能不能帮我看看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好像挺好的,有没有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可能会发现一些很好的标的。

这个时候其实我觉得是对我收益相对来说更大的。因为在这个行业里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多了,项目也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那么我的很多的 followers,他们某种程度其实相当于是帮我去看了很多项目,他们帮我先过滤了一遍,然后再这个把项目发给我,那么第一就是我相当于多了很多很多的项目的信息源,比如说我有 6 万个 followers,那可能就有 6 万个人帮我去找一些信息;第二点就是他们已经筛选过一遍了,那里面有的朋友可能也是机构的或者是项目方的或者是老韭菜,至少他们给我的时候也能说出他们一二三个理由,我基于他们这一些内容,再去进行深入的调研,或者是我再去扒一些这个找一些相关的信息进行一个二次加工,那这个是我觉得这个所谓的反馈,从一个对我观念是否正确的反馈,到了一个对我有效信息的一个反馈,这个就是我成为 KOL 的一个过程。

FC:

没想到一上来你就这么直接和坦诚,很多问题我是准备留在后面问你,比如说这个信息的问题,那我们要不然就开始我们这个主环节,还是聊交易这件事情。想要请你先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认为你的交易策略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交易策略里面可能包括你的预期收益,你如何配置,你赛道选择的方法论等等。

Jason:

首先我认为我还是处于一个基本面分析的交易策略,尽管上一个星期大家都说什么基本面分析基本不赚钱。我也说在币圈找基本面就像在洗脚城找爱情,但是我觉得这个真挺重要的。首先可能要看基本面你怎么去定义基本面,这个直接拿我看项目的模型来说可能会比较直观。我一般看项目会有几个维度,就是看天和看地。

看地就是我要确保我脚底下踩的这块地板是实心的,或者至少不是一个踩两脚会掉下去的地板,所以我一定先看这个项目的支撑有多强,就是我买完之后,就算是我看走眼了,它也不至于跌哪去,甚至归零。当然我也有反例,我这一轮我有买了一个跌了 90% 的币,疼死我了,其实就是因为地板不够结实的原因。所以说这是我的核心,我一定要确保我买这个币它向下没有特别大的下探空间。而看天就是它有比较高的这个上升空间。

展开说看地,一个项目,MEME 币除外,我们就姑且把它统称为价值币。第一就是看一下它的机构,尽管大家对于 VC 这一轮有很多的情感,但是我认为那至少好的 VC,牛逼的 VC,他已经帮你去把这个项目的团队,就像 FC 你说的可能酒桌上已经喝过酒了,知道这个项目就是干嘛的了,把整个项目全部背调过一遍。另外就是牛的 VC 它有一定的托底能力,只要这个 VC 可能还没有完全的撤出来,他也要对自己的 Portfolio 的价格负责。

第二个是项目的业务数据是否足够的坚挺,比方说一个 DeFi 项目,我就直接去看它的 TVL,看它的交易量,如果是一个 Infra 项目,我就去看它的生态,有多少项目接入了它,它链上可能发出多少请求等等的。我要确保这个项目它不是一个已经死了的空壳项目,它还在做事。

第三个就是基本面分析和看 k 线不冲突。K 线也是基本面的一类。基本面它是一个涵盖很大的词,它的意思就是说你尽可能对于整个项目的全盘的信息有一个充足的获取和加工的过程。很多朋友说这个看 k 线玄学,什么看 k 线的瞧不起看基本面的,看基本面瞧不起看 k 线的,我觉得不冲突,我也会看 k 线。我举个最简单例子,比如像 Curve,那这一轮 Curve 表现很垃圾,但是我在上面用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就翻倍了,就是因为当在一个熊市的状况下,Curve 也就才 4 毛钱,都已经到牛市了,再加上它上面(生态、交易)还可以,除非这项目直接归零了,崩盘了,不然 4 毛钱支撑位还是很强的,所以我是在它第一次触及 4 毛钱的时候买了一些,然后很快到了 8 毛, 9 毛卖掉了。

所以这个也是看 K 线的一个方向,首先就是看项目当前的价格是否可能处于历史的低位,或者是否已经涨得比较夸张了,看完之后你对这个项目的估值,你觉得至少在你内心里毛估一下你可能觉得这个项目有 10 倍的潜力,但现在已经也就才翻个倍而已,是不是可以上车?但如果你对这个项目的这个潜力可能有三倍,那现在已经两倍多了,你有没有必要为了接下来这一点点的,至少在你预期以内的一些剩余的利润去冒这么大风险,因为你一旦上了车了,这个向上一倍向下,向下三倍的一个跌幅,那是受不了的。

所以说前面三点,投资机构、业务数据、K 线直接决定了我是否敢踩在这块地板上。我觉得每一个做交易的人他就像是玩跳格子这个游戏,你不断的往前跳,你可能啪一跳到前面那个格子,格子地板塌了你掉下去了,你可能跳到另外一格子,这个地板是坚实的,把你撑住了,所以我要确保我向下跳的这个格子,它相对来说是安全的,它不会让我摔得很惨。

再说看天,就是这个项目它向上弹的空间有多大。大家相信我,有很多的财富密码都是明牌的,直接被项目方写出来的,比如我昨天刚买的一个项目,叫 Connext,改名叫 Everclear,我会去看项目方在文档里,medium 里,或者是论坛里,项目方对于今年的规划,有没有一些里程碑的规划,比如说有类似于上测试网,上主网,品牌升级,或者是重大的合作的一些推进,或者希望自己的数据能到怎么样的程度,就只要不是在吹牛逼的,相对合理的把这个规划写在这里,甚至是把时间写的比较明确。我这一轮有三个项目都是这样的,就是吃到很不错的收益的都是这样,就是写得很明确,于是我知道这个项目它在未来它是有比较明确的一些利好出现的,它有利好在这放着,那么我去判断一下这个利好可能会有多大的量级,这个利好可能会对这个项目带来怎样的一个价格的改变。

不过我一定是以安全为主的,我觉得这可能是我性格使然,也是我吃不到百倍或者 50 倍币的原因,我一定要确保安全之后,再确保它向上有多大空间。刚刚说的看项目的 roadmap 或者是官方流露出来的一些信息,它除了能够让你知道这个项目在未来可能会不会有一些利好的发生,除此以外它还会给你(预期),相当于是让你拿得住。当这个利好没有兑现或者兑现了之后,你会发现唉不对呀,这个利好按理来说应该是很大的,但为什么价格没什么变化?你就会耐心的拿,你就会拿到,至少在你的预期达到之后你再跑,而不至于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我在山脚下了,我怎么不知道接下来下个月有这么大的一些变化?

其实很多人也好奇,这个行业怎么到处都是所谓的这个内幕消息和老鼠仓,但我觉得也有很多都是公开在明面上的,只要用心的去寻找,只要用心去寻找评估,都能找到这种信息的,所以这个是我站到单个项目的维度,就是我可能会通过这么几个方式去判断向下和向上的一个空间。其实我觉得和我很多去做 k 线的朋友逻辑是一样的,我看他们画 k 线,就咔咔画了几条线,最后给我算一下盈亏比是什么几比几,然后告诉我这个很划算,我买了之后向下可能 20% 跌幅我就撤,向上就是盈止到多少,那我觉得所谓的基本面分析也是一样逻辑,就大家都是追求盈亏比,只不过如果单纯做 k 线的话,你是从这个复杂的 k 线里面去找盈亏比,那么我们做研究的分析,我们是从大量的这个一些外界或者是内部的信息里面去算一个盈亏比出来,所以这是我对于项目的看法。

FC:

你刚刚提到估值,我想聊一聊,估值便宜和贵,你是怎么判断的?

Jason:

我觉得会有很多维度。第一个,比如像 Connext,他们最后一轮投资人的成本价是 FD V2.5 亿美金,这是公开出来的,不太确定到底里面是不是真的,我们就按公平披露的 2.5 亿美金来看,现在 Connext 价格,昨天的时候我最低是在 0.18 的时候买的,当时 FDV 才 1 亿多一点,这种对于投资人来说肯定是亏钱的,尽管他在 4 个月后才开始解锁,但至少他账面上现在是亏损的。那么如果他到了 4 个月后解锁,他至少账面打平,甚至是盈利,那至少站到这个角度意味着这个项目,在投资人当时投进去成本价的估值角度,它是完全被低估的,只要这个项目不是什么特别恶心的垃圾项目,它至少能够让投资人回个本嘛,那上下可能就有 1 亿美金的一个级别的涨幅。至于这 1 亿美金涨了,再向上再能涨到多少,那可能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了,或者是看整个这个项目和整个赛道的一个估值空间和这个项目在这个赛道里面能占多大的市场份额,所以这是第一个,我觉得这个还挺好用的,就是你就去看投资的成本和现在这个项目的币价,当然有一点要注意,你得确保这个投资人,没有完全解锁退出,有的投资人早都跑完了,这个项目跌成屎了。

第二个就是我觉得还是站到赛道逻辑,就是你觉得这个赛道有多大?能够容纳的龙一的天花板有多大?你要先估这个赛道的值,再估这个赛道里面龙一的值,那么你再去判断当前这个项目有没有可能成为龙一的潜力,它不能成为龙一,它是不是龙二或者龙三?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我觉得也大概能够毛估出来一个项目,它现在是否可能处于低估状态。除此以外,我觉得其他的都是一些相对比较碎的内容,比如说你就去看看这个项目的数据,这个当前 TVL 或者交易量能不能对得起它这个估值。或者是你看同类型的项目,比如说这个项目看着明显比它更垃圾,数据上也不怎么好看,人家拉这么高,先甭管拉这么高是不是庄家在撑着,那至少对于其他散户来说,你心里面有一个对比嘛,我们觉得这个也可能是一个情绪估值的一个方式。

FC:

这块我可以补充一下我的想法,我首先推荐一本书叫《估值原理》,这本书还是挺有意思的,就是它其实站在不是什么 pe、ps 这些数据角度,他其实站在更多的是社会学的角度来去分析这个估值这件事,挺有意思。然后我认为可能我们内部用的更多的是,对比估值,但对比估值里面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在于关键指标的拆分,比如说游戏赛道,到底什么是关键指标?是链上数据,还是独立钱包地址,还是转账数,包括钱包也一样,我觉得其实可能是要把这个拆分得很清楚。然后另外一个就是确实 Pima(Twitter @LeePima)老师那个对比估值的那个逻辑其实写的挺有意思,他其实拿以太坊为锚点嘛,然后每个生态上比如 DEX 占比是多少,他用过往的数据做了一个平均值,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逻辑。

Jason 刚才你还说了一个关于向上的空间,roadmap 这个事,我们在去年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项目叫 BEAM,因为我们投了 YGG,然后我们再扫游戏公会这个赛道的时候,发现其实整个赛道除了 YGG 以外,还有 merit circle 以外,基本上所有人都不做了。这个不做指的是什么?你发现他们基本上 Twitter 的更新,Github,当然他们有的没有代码,discord 等就不太做了,这时候只有 YGG 和 merit circle,然后 merit circle 当时发了一篇文章,说我们要在 Avalance 上面做一条子链叫 BEAM,其实发完了以后,市场是没有任何反应的。然后我们当时其实就跟团队聊了一下,买了他们 token,现在涨得还是挺好的,应该我们买的时候从不到 1 亿,现在应该十几亿美金,所以这个我认为是比较典型的,就是说你说 roadmap 的变化,我认为本质是重塑它的估值体系,以前它是工会,现在它其实变成了跟 Immutable 和 Ronin 去对比估值了。所以想问一下你,你怎么去判断 roadmap 的改变或者它重塑它的故事,市场是不是认的?

Jason: 我自己毛估一下,就是我通过看 roadmap,然后等到 roadmap 兑现,它的价格到了一个还不错涨幅,胜率可能有 70% ,我觉得还是属于一个胜率很高的一个方式,但是肯定还是有 30% ,就是即使到了 roadmap 兑现,大家也没什么反应,那不管是这个项目本身,本身预期不足,我印象最典型的我给你举一个反例,Polygon 要搞换币,一般来说大家会觉得换币至少 100% 的涨幅呀,换币拉盘呀,Polygon 还要搞什么各种叙事,什么链聚合,其实就链抽象那一套了。他其实做的 roadmap 他都兑现了,换币已经开始换了,链聚合也开始去搞了,但价格没有变化,所以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反例,当然这个反例的逻辑就我们现在事后诸葛亮,可以说这个 Polygon 是已经百亿美金天花板了,他还能怎么样?而且我们从那个所有公链的交易的比例来说,Polygon 交易发起的数量一直在被不断压缩,所以它也许这个原因导致了它即使 roadmap 到了这样一个位置,那它价格依然没有任何的变化,这是一个反例。

刚好再补充一下,BEAM 也是一个我非常有幸买到的项目,但是当时因为自己的认知极其的不足,两倍多吧不到三倍我就跑了,没想到后面是一个十几倍的一个项目。还有比如像是,这是我这个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项目,当时 0.07 的时候一直在底部磨,磨了很久,然后它的 roadmap 明确的写出来,就是要在今年的 4 月上测试网, 6 月上主网,太直接了。那当时我就一直跟着庄也不断在下面吸筹嘛,就是有空没空我就买一点,买了很多,然后咔咔往上拉了几次,所以这是一个很正面的案例,包括 Vanary 今天中午刚公布说他们要上主网了,又拉了十几个点嘛。Connext 也是一样,他们这个 roadmap 我前面在 Twitter 已经给大家预告过了,我就直接把他们的官方公开的论坛里面,他们写得很详细的,对于这一次升级的态度,准备的时间,升级的时间,包括他们拨了多少的预算,在这次升级要去给市场造势,都是公开写的,那我们也能看到这个价格相比于第一次提案已经翻了一倍多了,现在还在稳步的涨。

那我们综合一下,姑且就看这几个反例和正面案例。第一,就是这个项目它还不大,它还不大,就是我们一般来说 roadmap 的兑现,roadmap 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它直接去改变了这个项目的估值模型,比如说像是 AO 之于 AR,从一个存储的项目直接变成了一个 AI 项目,AI 计算的项目。那你可能之前对于存储的估值就是 10 亿,你对 AI 的估值是百亿,那这一下子让你对于整个项目的估值结构进行了改变,它从 a 变成 b 了,那这是一个对于项目估值有很大的提升的一个变化。另外一种呢是你对于它的结构没有改变,它依然在做之前的事情,只不过它做到这个位置之后,它整个从一个小 a 变成了大 a,那么尽管它的做的事情的天花板依然在这里,可能就 10 亿美金,变成大 a 它意味着它从 1 亿美金迈向了 3 亿美金的一个转变。那你的估值一样在 10 亿美金。

那我们看反面例子,可能有两种极端,一个极端是比如像 Polygon 这样的,就是它做的事情好像没有对它的估值结构产生了改变,依然是一个链应该做的事情,尽管是在叙事上,那你对于一条 Layer 2 的估值该是多少呢?百亿美金,OP,ARB,大家都是在这个位置的。所以是不是他现在的这个市值是不是已经被透支了,或者已经完全被兑现了?就是就一瓶的水, 500 毫升我已经装了 450 毫升了,再装 50 毫升,我把这瓶装满了,也就那样。所以这可能是一个反面案例,以及包括刚才提到它交易占比在不断被压缩嘛。

那还有一些项目它就不断的在大家面前搔首弄姿,这个项目本身就没什么量,也不怎么知名,然后扯着嗓子喊大家快来看,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这个就没什么用,本身也没多少人去理他,自己可能实力也不怎么强。所以我们从 BEAM、从 Vanary、从 Connext 这三个项目我们能看到,它们有共同的几点特征:第一,它在发布这个 roadmap 或者它在即将兑现(预期之前),它不是属于那种已经人尽皆知的,但它也不是那种默默无名的,它属于还可以的项目,还可以项目可能就是市值在牛市能有个 1 亿美金,熊市 5, 000 万美金这么一个级别;

第二,这个项目它有点实力,比如像 BEAM, 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个是我在卖了之后我才拍大腿,我才发现我怎么没早点看到这个数据。BEAM 的国库里面我印象中有大几亿美金,而且不是自己的币,是正儿八经的除自己币以外其他资产,就他这么有钱,不需要靠卖币来赚钱了。再比如 Vanary,我觉得很有意思,它是一个很典型的很能营销自己的一个项目,或者说很能去对外展示一些所谓的自己实力的项目,比如申请了英伟达的计划就说自己和英伟达达成官方合作伙伴,然后上了一个主网,谷歌成为一个它的节点了,就对外说它和全球最大的那个科技公司达成官方合作,就还挺能吹牛逼的。但不管怎么说嘛,他能蹭上这个东西。

再说 Connext,我看他在改名之前在这个行业里面很有声誉的一些这个大佬都关注了这个项目,那至少证明这个项目不是无名小辈,这个还是有很多人去关注它,只不过不怎么出名,就是虽然说不是那么广为人知,但是有实力。Connext 和 Renzo 合作了, TVL 干到 12 亿美金了,自己的市值才 2, 000 万美金,然后 polychain、paradigm 都投了,都是顶流的 VC,市值这么点,然后明牌说自己要发利好,这种不拉盘都打他们投资人的脸。而且更重要的是什么?他们直接在自己的官方的论坛里面,把这一次活动要花的钱晒出来了,直接把所有的预算全部放出来,我就是要在这一次花 300 万美金去为这事做准备。三百万美金你不拉盘你 300 万美金花哪去了,被贪污了吧,那肯定得拉一拉。所以这是这几个项目的一个共同特征,同时可以对比 Polygon 这样已经把水瓶装满的一个项目和一个完全默默无闻的这样两个极端,在这样一个中间点,这样一个策略是很有效的。

FC:

ok。我接着问一个问题,因为我记得你在 Twitter 上写过,你的获取信息的路径,你是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看一手信息。这个问题在于说,当你看到了 roadmap 公布的时候,其实所有人都看到了,或者说我认为他已经是相对共识了。所以这个问题我很好奇,你怎么知道你是在整个传播链条的第几层?当然因为你是 KOL,你跟我们没有信息的人还不太一样,当然有可能我是他投资人,我比你知道还早一点,所以那你怎么知道你是在第几层,因为第几层决定了其实你赚的谁的钱。

Jason: 首先我一定不是在第一层,因为当他把对应的内容已经半公开的写在一些媒体上或者是社区里面的时候,那意味着我肯定不是第一层,但即使如此,我们刚才聊了好多好多项目,人家把 roadmap 挂了半年没人理了, roadmap 兑现之前拉盘,大家发现我靠我怎么当时没看到这玩意。所以这就是在一开始就聊到的,这个行业有好多好多明牌财富密码,不需要每天去各种这个打听你就能发现到的。我再举一个例子,这个让我印象太深刻了。当时 Vitalik 在 Mask 旗下的一个社交软件在里面,发了一个推文,在那说什么这个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支持这样的产品,我很看好。然后在他发的一篇自己的博客的文章里面,在最下面引用的一个很偏技术的一个截图里面也截到了这个项目,但是当时因为这个项目比较小众,我看到的时候只有 200 个阅读,没有人理他,而且因为这个项目非常 Crypto Native,都是一些我们姑且称之为非炒币人群,所以这个也没传播出去。那我梭了一把,然后截了个图发出去说兄弟们,Vitalik 都很看好这玩意,这个币也是涨了挺多的。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有很多内容,即使是已经处于半公开和公开状态了,但是因为内容整个行业的信息量真的是过于庞大,再加上更重要一点是你看到内容是一回事,你理解内容更是一回事。一句话不同的人看到他能有不同的解读,这边有一个怎么样的事情发生了,但是如果你往下再多深想一层,你就会发现这事不一样,他背后可能会拔萝卜带出泥,有其他的更多内容产生。比如说我今天下午看了以太坊接下来的布拉格升级里面有一个提案,现在是 32 个以太坊去质押形成一个验证节点嘛,他要改成 2024 个,相当于把每一个节点的这个质押量直接扩大多少倍,然后我就立马去找了两个我认识的做 Staking 的项目方的朋友,以及还有其他对这个比较熟悉的朋友,拉了个群去探讨这玩意可能会对哪些项目产生一些变化,是好的还是坏的,立马去解读,这是公开的,发在以太坊每周的开发者周会的会议纪要里面的,所以这个是我想说的,核心就是看到的内容和解读内容是这是两层。

然后另外就是我也经常和我社区里面朋友分享,称之为吃席理论。就当我决定我要上一桌吃席的时候,我得基本上大概判断清楚,我是第几桌上来的,我有没有可能是最后一个来结账的?这个很重要。我今天看那个有一个数字藏品,他们非常嚣张的发了一个截图,说什么天下总有不散的宴席,对不起我们跑路了,你恰好又是那一个来结账的人,所以这个很重要,就是你对于整个信息传播的链条,你要明白即使是公开信息,自己在第几层,我觉得最显性的判断指标有两个,第一个是你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币价有没有变?如果没有变,那说明两点,第一这个信息是无效信息,它不会影响币价;第二是这个信息有效信息,但是还没传出去,或者没有人意识到。第二个你要判断一下,就是这个信息它是一个远程的还是近程的,比如像布拉格升级那在 200 天以后,你现在的信息也不一定能影响 200 天以后的价格,如果你觉得这个信息比较重要,可能会直接的去影响一个项目,但是你发现这个项目币价没有变,你就要去立马判断逻辑,这个很重要,你立马去判断,是无效信息还是没有传播出去,如果是币价没有变,并且你觉得是第二种,那么你要立马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抛开各种冗长的解读研究,去快速判断,如果一旦传播出去就是一个有效信息。

UNI 也是很遗憾的一个例子,因为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但凡有时间的话,也许当时看到他们发了提案说要去改变他们的经济模型,要让质押人去有收益,这个提案是在发布在他们公开的论坛,一个小时以后媒体看到了,然后媒体发出来,价格还是拉了,立马从 7 块钱拉到了 15 块钱,中间隔了整整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这个帖子就扔在这个公开的官网上,没有人理。下面有几个回复的,大多是工程师或者是不怎么考虑币价就只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讨论。那如果时光倒流,我当时看到这个帖子,我一看这么重要,UNI 这么牛逼项目要改经济模型了,我再打开我发现价格没变,你说我该怎么办?

FC:

那我会觉得我错了。

Jason:

我属于第二种,就是我觉得这样就甭管错不错,这个东西消息发出来了,但是价格没变,你买了就没错,就总不至于消息发出来,你觉得是个好消息,结果价格还跌,大不了占用一下资金嘛。我觉得任何问题都要分情况讨论。第一,我个人认为在牛市的上升期是不需要设止损的,因为其实回过头大家也经常会发现,可能当时有一段时间,比如某几段时间突然震荡了一下,这个可能还跌了,你卖了之后过了两个星期发现又涨上去了,就也挺难受的。如果你认为是在一个上升期阶段的话,我个人觉得不止损相对来说更好。当然也有反面教材,我买了一个项目,没想到在牛市能给我跌 90% ,当然这个项目有它自己的问题,就是我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它的经济模型的解锁机制,这个就不扯那么远了,但这是个例,至少我觉得你对于项目有相对足够了解,之后在上升空间是不太需要设置锁的,当然你内心要有个预警线,我个人是从来不会挂单的,我从来不挂单,我只是现货买和卖,因为我无法,就我如果一旦挂单之后,我很难睡得着。第二就是我也没办法去确保,就刚好我挂的那个单就在它应该在的位置,我挂个 3 块 5 ,他咔一下拉到 5 块钱我难受死了,类似于大概这样。

FC:

其实我们喜欢所谓基本面分析去买币的原因,是因为我想睡得着觉,因为我们一直 Buy Hold,但就是不怎么涨,这是问题,我刚才听到其实你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我觉得你对于信息的捕获是有一套自己的流程。第一,你怎么去寻找?有两个岔路,一个是你的粉丝给你反馈,另外一个其实我觉得你是有一些固定的网站和信息源的,而且非常一手。第二个就是你找到这些信息以后,你会做一件事,就是你会找到你身边很重要的关键的人,就是这个领域最懂的人来进行讨论。我们做投资也是,你经常问一个项目,现在你问了很多人,这个事其实是会让你可能信息的更完整。第三个其实是结合你自己对于整个赛道的判断进行一个自我的解读,你会发出来,我觉得发出来的过程也是跟市场的一个交互嘛,我不知道这个链条里面还有哪些我没有说到的?我觉得这个其实对大家还是挺有用的。

Jason:

这样我完整的把这几层我全部捋一遍。第一,我看到一个项目之后,首先我会去看这个项目的 Twitter,我一定会先看 Twitter,我看这个项目 Twitter 和我共同关注的有多少人,这个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关注了一些非常 OG 的一些人,这帮人的赚钱能力太强了,或者这帮人就是很核心的人,我打开一个项目发现我关注的这些人里面, 3 个 5 个 8 个人关注了这个项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大家会看到我 Twitter 关注的人的数量是非常少的,就是我一定要确保我关注的人真的是很有能力,因为我会拿这个指标来去衡量项目,它有没有这个实力,这是第一个,我觉得特别重要,这个我非常非常的受用。第二,如果这个项目我发现有些共同关注很牛逼,我会快速捋一下这个项目的币价 K 线,至少心里面有一个底嘛,这个项目涨没涨,之前怎么样现在怎么样。第三,我会上 Rootdata,我觉得这个网站做得真的特别好,是链捕手他们做的一个专门去看项目投融资信息的网站,我会去通过这个网站看一下这个项目的历史的一些投资情况,有没有我认识的,或者有没有这个很牛逼的投资人,这几点我大概心里有个底了。第四,我再去看这个项目它是做什么的,做这个事情在不在叙事上,还是说是一个老掉牙的等等,这就到基本面研究了。

好,这一套研究完我内心有个底了,这个项目我觉得有跟进的潜力,我会把这个项目的名字直接复制在我的微信里,搜一下,看看我所有加的各种群或者是各种点对点聊天,有没有人曾经提到过这个项目的名字。也许有人之前会推过这个项目,我没在意,我现在又第二次把这个项目捞出来了,这个过程我在找到这个项目相关的社区的供应者,甚至是这个工作人员,通过这个方式我去判断一下这个项目,判断两点:第一点是这个项目离我有多远,我周围有没有这个项目相关的一些信源产生?如果离我非常远,就是我搜完这个项目之后没人讨论过,我可能反而大概就会 pass,因为我认为自己可能不是第一个去捕获到的,或者说我觉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容易被夹,我也不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尽管他可能没准真的是一个天王级项目,那我就放过了;第二,我会去看一下别人对这个项目的一些评价和讨论,比如在群里面,如果某个人就是投过或者参与过这个项目,我就说哥们我看你聊过这个,我可能打听一下这个项目情况,这个是第二个路径了,大概把这几个项目收集信息全部拿到之后呢,有了这个对于项目的相关的这个共同的一些声音等等,我再投入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去把这个项目所有的官网、 Medium、白皮书、论坛、DC、Twitter 这 6 个主要的信源全部过一遍,然后我再去找一些中英文的媒体,看一下媒体有没有对这个项目有一些相关的评论。那这可能是对我来说,比较成体系的结构化的筛选方式。

FC:

我认为这一套流程就非常基本面研究了。我想知道,这些信息源进来的时候,你是按照赛道去寻找的?还是说你只是以项目为维度?

Jason:

说实话我这一点做得不好,这一点做的不好。因为我没有团队嘛,就只有一个人。但是即使是我个人的话,当我看到一个项目,我下意识会还是先把这个项目把赛道给它归类。赛道分三种:第一种,空间很大的热点型赛道;第二种,饱和型赛道;第三种赛道里面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过去式的赛道,其实也可以称之为饱和型吧,另外一种类型是吹牛逼赛道或者是虚无缥缈赛道,我这么说可能会伤害一些朋友的感情,但我是如果站到交易角度呢确实是这样,什么去中心化科学,这个人类永生,这种听起来很牛逼,但是算了吧。我通过这几个我也大概能够去过滤和筛选一下相关的内容。

FC:

价值投资有一个叫做能力圈,你是不懂不投吗?会有自己的一个能力圈吗?

Jason:

我觉得我的能力圈很明显,这是个好事也是坏事。我的能力是我对 Infra 项目还是看得很多,因为我自己本身又是程序员,相对懂一点技术,然后我自己个人投了,也参与了挺多 Infra 项目,这个是我的能力的核心,但同时也是我的能力的边界。所以其实大家能看到,我从来没有在 Twitter 上,或者几乎非常少的去分享过一些社交呀,或者是游戏等等,这种赛道,因为我确实不熟悉,不熟悉我不敢投,即使投的话我就把它当彩票买。

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两个小分支,第一我认为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对,是每个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以内的钱,我觉得就大家经常会把这句话当做一个这个贬义,但我觉得应该这样。人就应该赚到自己认知以内的钱。认知以外的钱,你觉得自己认知还没达到,我宁可还是选择先不要赚,我去拓一下我的认知,或者我找一个能和我认知互补的人由他来赚,由他来赚之后,哥们我们分一下这个你利润。

第二个就是我觉得我并不会为此感到焦虑。比如像 Memecoin,我玩的特别差,我好难受,好多我都没抓住,这个很难受,看了大家每天 3 倍 5 倍的,你说焦虑吧也焦虑,但是我觉得还好是在于什么呢?我觉得这个行业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就是大家每个人都会讲各种理论,但是大家都能赚钱,只不过赚的多和少罢。可能很多理论还是相斥的,很多理论也不一定有道理,所以我觉得我就像在一个大果园里面,每个人都来这里面摘果子的,有摘桃子的,有摘苹果的,有摘西瓜的,适合自己的你摘走就好了。比如有一个人很瘦,他就喜欢爬树去摘樱桃摘苹果吃,没问题,但是你别去抱大西瓜的,你抱不动;但也有人呢他就是力气很大很壮,他能扛大西瓜直接走,但樱桃什么这种更美味的也更贵的水果那也不一定就能吃到了,因为你去爬个树,说不定后面自己摔下来。

FC:

这个能力圈其实有一个陷阱,就是你的怎么去接纳新东西?比如说你肯定去复盘过,你有错过一些东西,那你现在有什么机制能够让自己不再错过这个东西?

Jason:

我觉得最好的机制就是找一个外部的朋友,合伙人,不管用什么词,这就是为什么我做了一个自己的小社区的原因,我尽可能的让我的社区里面的人多元化,比如有玩 Meme 非常厉害,也有看 k 线的很牛逼的朋友,就是那我看不懂,大家来看,大家在群里面去分享,我大不了我就先跟着买一点,买完之后被套,再研究,跟着大家学习,我觉得是最快的方式。如果在某一个能力边界以外,又很难让你去及时补充的,就去想办法,通过各种方式去找一个这样的朋友,大家一起来补充,这是最直接的,先把当下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后面你有时间再花时间去学,但我觉得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另外就是确实不要过于排斥一些新东西,尽管这个新东西可能和你的价值观是相悖的,不要从内心过于抵制,去排斥它就好了,这个是我的想法。

FC:

就是一个从心理层面,一个从这个操作层面。我记得你介绍里面也当了很多项目的顾问,那就意味着你跟项目其实走得会很近,比如说你当了顾问以后,你从内部去看一个项目的成功,我们这里的成功就狭义的定义为它的价格好,你认为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吗?

Jason:

我觉得这样。第一,这个项目还是要整活,不能太乖,我参与过一些项目,这个项目创始人会说我都看不起什么所谓的拉盘,这种什么各种消息,很多这种散户会比较在意的内容,他会鄙视,但是市场会教育他,我参与了很多这样的项目,也是让我很无语很无奈,所以这是第一个,就是我和创始人接触过程中,我得看一下这个创始人他是否会过于的清真。我不喜欢那种很清真的创始人。第二个这个项目能否在这个赛道里面去占住一个位置,占住一个位置,这个很重要,这很重要,比如说像 Puffer 在 Restaking 赛道里面也是属于头牌,这个赛道有好多项目,这一轮至少有 30 个项目,那其他项目都默默无闻,你就再怎么去整活,也不一定能占这个位置。那占了这个位置的这个因素有多种多样了,这个团队是否牛,是否有强劲投资人去助推你,那这个就是另外一套这个方式了。

就是你能站住位置,意味着至少你有一个打底的一个市值在这撑着,相对来说不至于太拉垮,然后你能整活,或者是能去拥抱市场,我不说整活叫拥抱市场,那你的定价相对来说会有弹性的,不至于一潭死水了。

FC:

其实我看到比较好的创始人,首先我觉得他本身认识到,Crypto 是一个有很强的金融属性和自然属性的事情,他首先有这个认知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其实我有一个小技巧,我会问创始人你买过什么币,你什么购买理由,或者我会让他把他链上地址给我,我就看看你真的去做过什么交互。第三个就是说我觉得他跟社区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他有没有知道社区语言以及有没有进入过。还有一个就是他有没有特别强的自我意识,有很多人其实刚才你说的,比如说你跟他说这个他就觉得不行对吧?或者说哎呀这我不搞这个对吧?这个太垃圾,但很多其实是主动学习。比如当时我们投一个项目印象特别深,名字我就不说了,当时他刚从大厂出来嘛,第一次聊的时候就特别Web2,然后我们给了他大概 10 篇文章和几个白皮书,然后一个月以后,你发现这个人在聊的东西就不一样了,所以就是他有没有 Hungry 也很重要。

刚才你说那个位置,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于叙事的判断,这一块你有没有什么见解,比如说什么样的叙事你认为是有潜力出现的?或者你怎么确定哪个叙事是大概率出来的,你有没有一些指标的判断?

Jason:

叙事分两种,一种是远期的,一种近期的,那我一定要判断当前这个叙事它是否有可能就会在这一轮周期发生,如果是下一轮周期发生,我到了下一轮牛市我再买吧。我一定要尽可能的去判断这个叙事是不是这一轮的叙事,就一定不能被架在两轮周期中间,那个难受死了,这个我觉得非常重要。那如何筛选叙事在不在这一轮呢?几个点,我只能还是按 Infra 角度来说,我这一轮 Infra 我只参与了两个赛道,我指的是自己投资的和做顾问的,一个是 staking , restaking,一个是链抽象到跨链互操作性。那 Staking 是在于我整天都在泡以太坊的他们的论坛,这个里面逻辑不展开了,就大概当时感觉到了这个以太坊接下来这个 staking 怎么样了,下一阶段就是 restaking,Eigenlayer 要出来了,这是第一个。

链抽象也是一样。这一轮整个,我个人认为有两个赛道是唯二的创新赛道,就是完全从 0 ~ 1 出来的,全新的叙事,一个是比特币生态,一个是模块化区块链,模块化区块链 Celestia 不停拉盘也证明了这个赛道是能撑得住的。那模块化区块链我们就推导,这么多链,各种资产都散落一地,那还是需要有一个东西把它聚在一起,这个可能以前叫跨链,现在叫链抽象等等的,就是需要有这个东西。所以这两个当时是我判断完之后,第一是符合我最擅长的 Infra 赛道,第二又是在对应的叙事上的,并且都是你能很明显感觉到就憋了那么一股劲,这个时候就大概率是在这一轮要发生的

然后当然有一个非常显性的指标,看一下投资人的一个业绩的情况,在这一轮里面,我刚才讲到的两个项目,还是有一大堆 restaking 项目,包括在币安 listing 的跨链项目,一级项目的喷涌爆发,直接决定了在这一轮周期,二级肯定要砸出点水花出来的。所以这个就是一级项目的喷涌爆发,就直接决定了这个叙事可能就是在这一轮里面的一个主升调。包括游戏,我在去年 11 月份的时候发篇 twitter,我觉得写的逻辑还是比较全面的,去讲我为什么在这一轮很关注游戏赛道,所以我也买了挺多游戏公链的,因为在币安研究院发布的一篇报告里面,我看到上一轮一级市场有一半的资金全部被投入到了游戏赛道,那么如果说某一个机构在币圈 4 年一个周期,一个机构两个周期还没把钱退出来, 8 年这机构要完蛋了,LP 也不同意。那在上一轮里面有一半的一级的资金全部被砸到这个赛道里面,就算这个赛道起不来,投资人也急死了,天天催着这个项目方赶紧干活,那个这个搞一搞,这个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FC:

我觉得这块我有一个经验分享,如果做二级交易,咱们就说基本面层面,我觉得有一个排序,就是宏观大于赛道大于基本面,就是宏观择时你发现是最重要的,你只要买的相对低点,你只要去年买,你买的别太差,你基本上倍数都还可以。第二个就是赛道,你只要在一个正确的点买到正确的赛道里,相对来说比那些冷门赛道要好。那最终基本面其实选择什么呢?其实基本面其实本质是决定谁是你这个赛道里的阿尔法,我觉得这个是给我非常大的一个启发。我觉得当时我们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去做的,但实际上我们第一步就在择时的时候,我觉得虽然买了大部分,但是其实当时不够坚决。那再回来说关于赛道的选择,当时我们有几个观点,第一个就是关于游戏,我觉得就跟咱们今天聊的是一样的,我认为大家不论是亚洲还是欧美,大家花了很多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定是有很多优秀的选手在里面,好的选手在赛马的时候,这些压住的人一定会制造声量,那制造声量一定会传递到二级。

而且我觉得游戏当时有基本面支撑的,比如数据,比如说正外部性,这是游戏。第二点就是 AI 为什么我们当时买,因为 AI 这个不是行业叙事,这是世界叙事,只要这个世界上所有最优秀的人都在做这件事情,一定会对这个赛道有比较深的赋能,但是问题就在于说我们太在意基本面了,当时我们全都扫完了,AI 说实话就是我们没看好的那几个都涨的特别好,那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教训嘛,所以这个是我为什么要追赛道的问题的一个原因。

下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希望是大家听了你的交易方法是能够用的,所以好奇你是因为谁而形成这个交易策略?或者你看到什么东西形成这个交易方法,而且让它稳定下来的。能分享一下吗?

Jason:

我觉得首先就是你听了再多道理,都不如自己去亏点钱和赚点钱。我之前炒币炒的很惨,所以找了很多的前辈朋友大量去跟他们聊,他们是怎么赚钱的,然后每个人都会讲了好多道理,那我把道理融会贯通,最后通过亏钱和赚钱这两个结果,不断的给我反馈去修正我的思路。所以没有哪一个人是突然灵光一现点拨了我,一下成大师了,都是自己亏出来的。

FC:

我其实从外面看你,我觉得你做对了很多事情。第一就是你找很多人聊,我特别喜欢冯仑说过一句话,叫做抱大腿学先进走正道对。实际上你得先把这市面上基本上好的东西都看到了,这也是现在是我想做的事情。第二个就是你刚才说亏钱这事,但实际上你不光是亏钱,你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做交易笔记的,其实你每发一个 Twitter 都是在做交易笔记,我为什么买和购买理由是什么,我觉得这个事儿这两点我觉得都很重要,尤其是我觉得交易笔记对我很重要,就是我们很多时候回头看,比如你挣了钱,你回头看你会觉得我靠当时我太屌了对吧?实际上你当时买和你以为你为什么买是完全不一样。

Jason:

确实。因为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点是交易思路是要去修正的,那修正的过程你要去记住它,然后每一次你对它进行一个复盘,甭管是赚了还是亏了,你去对它进行复盘,然后逐渐的去修正的思路,而不是一直无序的横冲直撞,每一次亏了拍大腿,赚了这个很嗨,我觉得都不应该,要去修正,去做交易笔记的记录这个很重要的。

FC:

因为你是 KOL,我相信很多人好奇,有哪些信息,比如说 Twitter 上,我们是应该认真对待,哪些信息其实是可能是噪音?你是怎么去判断的?

Jason:

我只是回答这个问题,我不是伤害任何人的感情,我也不攻击某些朋友。第一个就是你要去筛选真的是优质的人,吴说他整理了一个英文区和中文区的一些比较优质的博主,你可以去关注的,或者你去找一些那种很早发现阿尔法都可以。我这个很难有一个具象的一个这个标准,总之就是你关注的人的本身要不错,他是能够去输出内容的,尽管它不一定会直接去在 Twitter 发阿尔法信息,我相信 99% 的 KOL 当你发现一个阿尔法的时候,一定不会直接把它发给 Twitter 里,一定是自己买,然后再告诉身边的朋友,等到它稍微开始涨了,你觉得安全了,再出来把它再发在公开媒体上,然后让大家去买,一定这样一个路径。第二个就是有哪些不建议关注呢,我前面发了一个 Twitter,就是牛市就是不要吃瓜,然后更不要撕逼,就是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对于那些每天事儿特别多的一些博主就别关注了,占用你的精力,任何一个耽误你时间的人都在阻止你赚钱。

FC:

倒数第二个问题,你认为你的这种交易逻辑,就是基本面分析什么时候会失效?

Jason:

这个问题特别好。我觉得当我懒的时候会失效。现在我觉得我还挺饥渴的,我实事求是说,我需要在这个行业里面继续向上爬,我需要有更多的东西,于是我不断的在修正我的交易思路,比较勤奋的去修正它,但是也许到了某一天我满足了,当我一旦停止修正我交易思路的时候,那就一定意味着我落伍了,我这个就失效了。所以这是第一个,从个人角度出发的。

那第二个角度就是时代变了,当你所熟悉的这个赛道或者你的交易思路已经被这个行业产生了结构性的改变,比如说这一轮有不少朋友很伤神,就是因为 ETF 进来的原因,现在和传统金融的这个挂钩越来越耦合,很多朋友说不对呀,比特币现在应该在 3 万呀,怎么能干到 7 万呢,不对了,这个这世界不是我想的这样的,然后开始怀疑自我,就是当外部的极大的因素可能直接导致你所在这个有序的世界变得混沌的时候,但是你又暂时离不开,这个交易思路也会失效,所以这是我回答两个角度,第一个是从内在的自己的问题,第二个是外在的问题。但不论是内在还是外在,最终只要你不断的去修正思路,一定能把它修到对应的轨道上,让它继续有效。

FC:

我觉得有句话就是,市场永远是对的。第二其实我觉得很多交易的问题就是他动感情了。一方面说的是对他的 token 有感情,我觉得还有一方面就是他对于这个交易的理解有感情,比如说我基本面分析应该是 ABCD,那我就一直觉得他是对的,我觉得唉我怎么能错呢,但实际上,我们玩的游戏就是一个绝对理性和市场永远是对的一个游戏,如果从交易上来看,咱不从价值投资来看,就是比如说 Meme 也好,或者说这些铭文符文也好,其实如果一个我认为理想中的交易员,他应该不去做判断,或者叫不做好坏的判断,他应该做的是,是不是有交易机会的判断,这个是我认为一个相对理性的交易员应该做的。还是会像有些人一样,我对这个世界是有想法,我的钱是在为这个世界投票,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风格,其实我也在打架,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

Jason:

我和你的想法一样呀,就有的时候感性告理性告诉我这个东西,我管他那么多呢能赚钱就行,我应该理性的去看待它,但有的时候呢我内心必然会出现一些偏好和厌恶,所以我也在打架,我觉得这个不断在去左右摇摆去修正自己,然后也为此付出了很多代价。

FC:

那我们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或者一个内容的话,你觉得大家应该去看什么呢?当然除了听我们的节目以外。

Jason:

这我推荐一本书,这个书是我特别特别喜欢的,它回答了我很多在商业世界的疑惑和问题,但不一定和币圈有关,但是我很受启发,叫《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让我回答了我以前一直没想明白的,比如怎么这么大的公司就没了,类似这种问题,所以我推荐大家读这本书《创新者的窘境》。

vitalik.eth于1小时前出售100亿枚MOODENG

10月7日消息,据Etherscan监测,vitalik.eth于本日19:18-19:36(UTC+8)通过CowSwap出售了100亿枚MOODENG兑换成308.7枚ETH,并将其中的260.15枚ETH转移至其旗下慈善机构Kanro合约中。目前vitalik.eth仍通过被动接收持有400亿枚MOODENG,价值约432万美元。

特朗普重返宾州枪击现场 马斯克站台力挺:特朗普总统必须获胜

作者:瓦砾老瓦;来源:瓦砾村夫

1.

10月5日周六,特朗普重返宾州巴特勒枪击现场,为选举造势。不到三个月前,特朗普在此地进行选举演讲时,遭遇狙击手刺杀,右耳中枪。

而这次,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共同登台的,是“特马王炸组合”。埃隆·马斯克亲自站台并发表演讲,力挺特朗普。他说:“为了维护宪法,特朗普总统必须获胜。为了维护美国的民主,他必须获胜。”

2. 埃隆六分钟演讲全文

大家好!正如你们所见,我不仅仅是MAGA,我还是暗黑MAGA(Dark MAGA)。

特朗普重返宾州枪击现场 马斯克站台力挺:特朗普总统必须获胜

Grok2这么解释暗黑MAGA:“Dark MAGA”试图将特朗普描绘成一个被剥夺了权力后回来复仇的领导者,象征着一种更激进、更不妥协的政治姿态

首先,我想说我很荣幸来到这里。

真正考验一个人品格的,是他们在硝烟战火中的表现。

我们有着一位连飞机舷梯都爬不上去的总统,而另一位总统在中弹后还挥舞拳头,战斗,战斗,战斗!鲜血从脸上淌下。

美国是勇敢者的家园,没有比硝烟战火中的勇气更真实的考验了。而你们,想让谁代表美国?

我认为这次选举,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选举,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选举。

对方想要剥夺你们的言论自由,他们想剥夺你们携带武器的权利,他们想剥夺你们有效投票的权利。现在已经有14个州不需要检查选民身份证了。

我曾居住的加利福尼亚州刚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在投票时检查选民身份证,我现在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如果不检查身份证,怎么能正常进行选举呢?这毫无意义。

而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民主的基石。如果人们不了解情况,如果他们不了解真相,又怎么能投出明智的一票?

必须有言论自由,才能有民主,这就是设立第一修正案的原因。而第二修正案的存在,是为了确保我们实行第一修正案。

为了维护宪法,特朗普总统必须获胜。为了维护美国的民主,他必须获胜。这是一个必须获胜的局面,必须获胜。

特朗普重返宾州枪击现场 马斯克站台力挺:特朗普总统必须获胜

我对在座的每一位、观看这段视频、观看直播的每一位观众提出一个请求。这个请求非常重要:请登记并投票。让你认识的所有人,和不认识的所有人,拉他们去登记并投票。

在佐治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登记投票只剩两天了,48小时。

现在就给他们发消息,现在。然后确保他们真的投票了。如果他们不这么做,这将是最后一次选举了,这是我的预测。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拉上你认识的每一个人。我想,现场人群中的每一个人都已经很确定了,但对于正在观看视频和直播的人来说,你需要让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的同事、朋友、家人、群友、社媒,所有人,让他们现在就登记投票。

佐治亚州和亚利桑那州只剩两天了,宾夕法尼亚州也只剩几周时间。到那时,如果他们没有登记投票,那就无法可想了。

登记投票吧,我这么重复是有原因的,好吧。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很多人认为投票并不重要,但这确实很重要,好吧。很重要,很重要。这次选举可能就取决于一千票,五百票,微乎其微的优势。让你认识的每个人都去登记投票吧。

特朗普重返宾州枪击现场 马斯克站台力挺:特朗普总统必须获胜

我相信就是SwapTheVote.com这个网站。仔细检查你的登记是否正确,不要想当然。

我在反复强调这一点,因为这次演讲最重要的就是记住这一点:让你认识的每一个人都去注册,然后投票。这是决定此次选举的关键,尤其是在宾夕法尼亚州。

谢谢大家。

老实说,你们可能会想要惹人讨厌,惹你们认识的每一个人讨厌,街上的人们,不管他们在哪里,投票,投票,投票。

战斗,战斗,战斗!投票,投票,投票!

谢谢大家。

特朗普重返宾州枪击现场 马斯克站台力挺:特朗普总统必须获胜

3.

埃隆上台前,特朗普对他给予了至高无上的评价:

他是一位伟大的绅士,他为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州、阿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和田纳西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名字叫埃隆·马斯克。

他拯救了言论自由,他创造了许多不同的伟大事业。他创建了几代人以来美国第一家大型汽车公司,他的火箭公司是我们能把美国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唯一原因。

4.

就在本文发稿前半小时,埃隆刚刚更新了自己的X头像。

他同时更新了账号自述:“阅读@America,以了解为什么我支持特朗普竞选总统”。(@America是埃隆为支持川普竞选设立的特殊政治行动委员会:America PAC)

特朗普重返宾州枪击现场 马斯克站台力挺:特朗普总统必须获胜

本周必关注|HBO纪录片拟揭露中本聪身份;FTX将迎来破产计划的确认听证会(10.7-10.13)

本周必关注|HBO纪录片拟揭露中本聪身份;FTX将迎来破产计划的确认听证会(10.7-10.13)

本周重点预告

10 月 7 日

(22: 00);

10 月 8 日

10 月 9 日

10 月 10 日

(20: 30);

10 月 7 日至 10 月 13 日,业界更多值得关注的事件预告如下。

10 月 7 日 

Odaily星球日报讯 FTX 破产案宗显示,美东时间 10 月 7 日 10: 00 (北京时间 22: 00)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将就 FTX 的破产计划举行确认听证会。

当日,法院将考虑确认 FTX 所提出的第 11 章重组计划及其相关披露声明计划。如果法院确认了该计划,将允许 FTX 依照 2022 年 11 月 11 日加密资产的美元价格向超过 98% 的客户和无担保债权人“全额带息”赔款。

此外据美媒 Protos 报道,赔款可能会在三场“综合听证会”之后执行,这些听证会旨在讨论将多个索赔方合并为统一类别,日程安排分别为 10 月 22 日、 11 月 20 日和 12 月 12 日。

Odaily 注:当前社交媒体上存在着大量“FTX 将于下周开始赔付”的传言,此传言不实。

Odaily星球日报讯 Lido 在 X 平台发文提醒称,作为将 stETH 引入 Optimism 升级的一部分,从以太坊到 Optimism 的 wstETH 存款将从 10 月 7 日起暂停,直到升级完成(大约是 10 月 14 日)。 

10 月 8 日

Odaily星球日报讯 纪录片导演 Cullen Hoback 和 HBO 最近宣布纪录片“Money Electric:The Bitcoin Mystery”将于 10 月 8 日首映,并暗示比特币创造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真实身份可能终于会被揭露。

Cullen Hoback 最出名的是他的 HBO 迷你剧“Q:IntotheStorm”,他在其中声称已经确定了 QAnon 阴谋理论的几位作者,但他是否真正揭露了比特币的创造者还有待观察。

Odaily星球日报讯 据官方公告,币安将从 2024 年 10 月 08 日 14: 00 (东八区时间)开始执行计划的系统升级。此次升级大约需要 15 分钟。在升级期间,用户可以继续下新的现货、期货和期权订单,或取消现有订单,并可以照常访问所有币安产品。但是,某些服务和功能在升级期间可能会受到不同影响。

同时,币安会在系统升级前 5 分钟关闭所有充值和提现服务。用户如有充值和提现需求,应在升级前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系统升级完成后,将恢复充值和提现。

Odaily星球日报讯 再质押协议 Swell Network 宣布将于区块高度处 20422895 进行 Pearls 快照,大概时间预估在 UTC 时间 2024 年 7 月 30 日午夜,此次快照后将确定 TGE 细节和反女巫措施。

首次 Wavedrop 计划于 2024 年 10 月 8 日进行,分配 2% 的 SWELL 供应量给 Black Pearl 持有者,后续每次分配 1% 。此外,Swell L2 存款将享受 1.5 倍的生态系统空投倍增奖励。

Odaily星球日报讯 由 Solana 基金会举办的第十届 Radar 全球线上黑客松,今日已开启项目提交,并将于 10 月 8 日 23: 00 截止。

Radar 黑客松设置了超过 60 万美元的总奖金、 25 万美元早期投资及来自 Colosseum 加速器的 1 : 1 孵化资格。参赛者可获得最高 5 万美元单项奖励与专项特别奖金。

选择母语为华语或参赛地区选择香港/台湾/中国大陆/新加坡可瓜分额外 2 万美元的华语赛道奖池。

10 月 9 日

Odaily星球日报讯 尼日利亚法院已将对被拘留币安高管 Tigran Gambaryan 的保释申请的决定日期推迟至 10 月 9 日。尼日利亚法官 Emeka Nwite 于 9 月 4 日作出该裁决,此前听取了 Gambaryan 的律师 Mark Mordi 和反对保释请求的控方律师 Ekele Iheanacho 的辩论。(CryptoSlate) 

Odaily星球日报讯 Stacks 基金会于 X 发文表示,Nakamoto 激活预计将于 10 月 9 日进行。为此,Stacks 社区将在世界各地举办 20 多个开发者研讨会,包括讲座、现场演示和技术挑战,参与者可以赢取 STX。

其近日宣布,核心开发者已选定 Nakamoto 硬分叉区块——比特币区块#864864 ,届时将部署 Nakamoto 的关键改进,包括快速区块、比特币 finality 等。

作为硬分叉的一部分,所有节点运营商都应升级其节点,Binaries 将在硬分叉前一周左右提供。

其补充称,核心开发者仍然致力于安全可靠的发布。如有需要,他们将保留选择一个新的硬分叉区块来解决问题或调查网络活动的权利。对区块的任何更新都将立即更新。 

Odaily星球日报讯 Berachain 推出 Request For Broposal (RFB) 激励计划,主要为 Berachain 的生态项目及测试网开发者们提供流动性等方面的支持,帮助项目冷启动。已在 Berachain 测试网上部署的项目方可在 10 月 9 日之前申请参与 RFB 计划,并可以选择同时参与 Boyco 项目。

10 月 10 日

北京时间 10 月 10 日(周四) 20: 30 美国 9 月 CPI 数据即将揭晓,目前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期,美国 9 月整体 CPI 数据将由上月的 2.5% 小幅降至 2.3% ,环比增速也由此前的 0.2% 降至 0.1% ;核心 CPI 同比增速则维持在 3.2% 的水平。

Odaily星球日报讯 Elon Musk 于 X 发布预告称,将于 10 月 10 日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并表示“这将载入史册”。

Odaily星球日报讯 Optimsm 在 X 平台发文称,在第 5 季和第 6 季期间,最多 350 万 OP 将分配给 Optimism Governance 的贡献者,这意味着从 2023 年 10 月到 2024 年 9 月 18 日的贡献者将获得奖励。如果对超级链治理有所贡献,以下日期需要关注:

  • 注册: 9 月 26 日- 10 月 10 日;

  • 申请审核流程: 10 月 14 日- 10 月 28 日;

  • 投票: 10 月 28 日- 11 月 7 日;

  • 结果公布: 11 月 19 日。

Odaily星球日报讯 Ola 官方宣布,Massive 节点验证网络的第三赛季将成为 Ola 测试网阶段的最后一个赛季,参与 Massive 赛季的用户将获得 Ola 代币的分配资格。

Ola 将在今年年底前进行主网和 TGE。自今年四月开放节点注册以来,Ola Massive 网络已有超过 24 万个活跃节点。前两个赛季的代币分配比例分别为 1% 和 2% ,即将于 10 月 10 日进行的第三赛季快照将是最终赛季。

10 月 11 日

Odaily星球日报讯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今日宣布,执法部门主管 Gurbir S。Grewal 将于 2024 年 10 月 11 日离职。在 Grewal 先生离职后,执法部门副主任 Sanjay Wadhwa 将担任代理主管,执法部门首席法律顾问 Sam Waldon 将担任代理副主管。 

“我们非常幸运,像 Gurbir Grewal 这样杰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加入 SEC,并在过去三年领导执法部门,”美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说,“每天,他都在思考如何最好地保护投资者,并帮助确保市场参与者遵守经过时间考验的证券法律。他领导的执法部门始终无畏无惧,遵循事实和法律,不偏不倚。我非常享受与他的合作,并祝他一切顺利。”

Odaily星球日报讯 TON 在频道官宣将举办“Hackers League”训练营,瓜分总奖池 200 万美元,同时提供行业专家指导讲座。活动时间为 2024 年 10 月 11 日至 11 月 17 日。 

10 月 12 日

Odaily星球日报讯 欧盟监管机构根据 MiCA 发布加密资产分类指南,公众咨询截止日期为 10 月 12 日。

10 月 13 日

暂无 

Friendtech鲸落 SocialFi赛道重生

作者:Revc

前言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Friendtech此前在Base上一经推出,迅速在Web3领域获得关注。在其巅峰时期2023年9月14日前后,每日费用收入达到了200万美元。团队从2023年12月2日至2024年6月11日出售了19,477个ETH,总价值约5200万美元,但其Friend代币价格自推出以来已暴跌95%,当前日交易量仅为18万美元。

关于Friendtech在此不再赘述,与“分食者”不同,本文作者想以一个“赞扬者”的角度,用一句并不恰当的表述,“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来烘托Friendtech团队的英雄主义,虽然团队已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费用收入。

在以太坊去中心化基建为正统主义的加密行业,Friendtech曾一度想脱离L2 ——Basechain,转向对应用层更友好的Solana,只是历史不会给Friendtech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但如果没有以太坊的DeFi氛围团队也可能想不出这么小而美的资产发行协议甚至Pumpfun也不会这么早出现也许这就是我们探究其对Web3社交赛道影响的意义毕竟单方启动流动性的经济模型如今大多数人还不理解它的创新意义

Friendtech和它的仿品们

Friendtech起高楼时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各公链基金会头部项目方知名VC均下场孵化其仿品一时间风头无两加密行业就是有这样的“传统”,因为这个行业充斥着投机短视的“聪明人”,“分食者”咀嚼精华之后,赛道便开始没落,也许去中心化的世界守护创新更难,而VC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说回产品本身,KOL是当前Web3项目方联系用户的第一站,很大程度上也是用户触达前沿项目的第一渠道,而将KOL影响力或社交关系进行代币化的产品迎合着加密主流群体最直接的需求至少,让KOL可零成本获利的项目,基本上不用营销宣传就可以覆盖加密社区各个角落,但这也是FT设计的问题所在,让KOL开盘,用户买单,那些坚挺Bro的大V,亏的也不在少数。

我们先简单重温一下FT的公式,P = K²/C+ D(C、D均为常数),拆解一下公式参数:

K的平方和常数C影响价格曲线(切线斜率),对应下图P(X)与P(X-1)的价格差,如果平方变立方(以太坊智能合约限制,不支持非整数指数幂运算),或者常数C减小,那么P值随着用户买入,价格曲线变化将更陡峭(容易产生Fomo情绪),表现在购买的博弈策略上,曲线陡峭,用户会有更好的回报预期,但是也容易被机器人抢先交易,由后来者承担成本,随着购买价格增加,接盘人数有限的情况下,预期回报率降低,影响用户进场,模型不可持续。

如果需要更高的容纳人数,让曲线更加平缓,则可降低指数增加小于0的系数或者放大C

常数D放大会抬高P的基础价格,提高了用户门槛,同时也会导致财富效应下降。

Friendtech鲸落 SocialFi赛道重生

Friendtech也会面临机器人的“MEV问题”,机器人有着合约监控的优势,以极低的价格抢先购买新发行的Key,虽然市面上有多种方案治理机器人,如增加D抬高购买门槛、左侧设立趋缓的价格曲线、预售等,但仍有局限。

Friendtech有产品落地和较强背景的仿品不下10余个,其中SA和TOMO两个主要仿品对价格曲线公式做了一些调整,以期在保持吸引力的同时降低购买成本,其次是所处公链的原生治理代币不同,对公式中的“C”参数与ETH的汇率进行了换算:

l SA的调整: SA在二次项的基础上增加了线性项和常数项,并降低了线性项的系数。这种调整使得价格曲线变得更加平缓,初始价格略有上升,但总体变化不明显。

l TOMO的调整: TOMO的调整相对简单,只是降低了二次项的系数,直接导致曲线增长速度变慢。

由于曲线变缓,SA和TOMO在相同Key供给量的情况下,价格比FT更低。一方面,更低的价格有助于吸引更多用户,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较低的增长速度可能削弱用户参与的热情,影响平台的长期发展。

PumpFun也是依靠Bonding CurveBC起势的BC曲线的核心在于交易市场可以获得单边流动性支撑用户与智能合约交互虽然交易体验较为僵硬实时交易价格偏离市场价值但单边流动性为所有资产的起飞搭建了一条跑道而DeFi配制成交易对则需要双边流动性。

从社交关系代币化到社交资产发行

以上提及的仿品均是从曲线参数调整的角度,辅以费率友好机制,业务上主打的仍是社交关系代币化,代币化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社交关系不会产生可期可视化的现金流所以造成Key无价值支撑第二个问题是交易后的场景仍是回到Web2平台虽然Friendtech也做了一些信息流上面的探索笔者了解到DeTikTok项目使用Bonding Curve在做社交资产发行方面的探索,有一些设计比较有意思,经许可将部分设计分享到文章中。

1、首先,产品是面向社交资产发行的,虽然不如社交关系代币化操作简便易行有市场,但是从一开始就赋予了Key的属性,生命力可能比现有的Key更长远。

2、由于KOL自身社区的多样性,特别是购买力方面,DTT支持KOL启动Bonding Curve时自定义指数和分母等参数KOL可以自行决定曲线的陡峭程度以匹配自身社区的购买力同时再平衡社交资产的潜在价值

3、Friendtech的社交关系代币化,理论上曲线是永恒交易的,而DeTikTok的社交资产发行会有一个合约清算的时点,时点可以是自动化触发,比如交易手续费达到初始设置值。

DeTikTok具体的运作流程如下

1、KOL自定义曲线参数进行社交资产发行,并设置合约终止条件,如手续费收入代币达到2W USDT对应价值。

2、合约根据自定义参数开启交易,在合约终止前,Key的交易参考现有FT产品,玩家可套利买卖。

3、手续费收入达到预先设置金额合约终止交易对Key的持有地址进行快照执行社交资产分配

4、随后根据后进先出原则用户可以根据Key的买入顺序倒序退出这保证了高价进入者可以以高价退出避免现有FT产品普遍存在的严重退出踩踏行为

此外由于Key的持有者有着社交资产分配的预期即便初期卖出套利如果社交资产的吸引力足够强最终还会买回Key以获得社交资产分配资格促进交易社交资产可以是NFT白单甚至是代币份额

用户最终可以根据购买Key的顺序取回合约中的资产等于社交资产的分配资格类似是交易手续费的二阶函数增加了博弈的吸引力并对其资产提供保障

但在笔者看来DeTikTok少了很多无许可(Permissionless)和无需信任(Trustless

)的设计,因为行业低迷等原因,其产品也未急于推向市场。以DeTikTok举例的原因是其代表了社交赛道一种新的探索,但在当前基础设施发达的情况下,KOL等影响者有非常多的自动化平台或者工具进行资产发行,社交赛道目前还没有新的爆发条件。

结语

目前市场对Friendtech的看法是,它既未能吸引新用户,也未能保持早期用户的参与和满意度。社交平台应专注于建立长期可持续的产品和战略,而非追求短期利益。优先考虑持久解决方案,而非通过手续费机制抽取市场流动性。如果缺乏可持续的价值主张,仅靠炒作将导致用户迅速流失和巨大的失望。

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角度理解SocialFi,生产关系的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这句话具体到加密行业,就是不要想着有用生产关系去变革Web2,而是用Web3生产关系赋能新的生产力,这也是众多TwitterFI、TikTokFi和YoutubeFi未成功的原因,在生产力层面声没有新的创新满足用户和创作者的需求,生产关系无从建立。

在加密行业尚未得到大量普及,少量高净值用户集中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用户关注的均是Friendtech这种短期具有财富效用社交产品,此类情况预计还要持续数年,社交媒体是社会交往、自我认知和信息获取方式。满足了用户对归属感、自我表达、信息获取、情感支持、娱乐和职业发展的需求,需要一定规模的用户形成正反馈才可以打造出来,目前Web3的用户基数较小,很难汇聚大量用户需求形成一个复合产品。

FT有其划时代的积极意义产品的崛起获得多个条件支撑并成功形成了对Web2社交媒体平台的威胁和挑战一鲸落万物生FT也加速了Pumpfun的到来新的Web3社交产品也会不断涌现行业和Builder需要是耐心与恒心最后祝大家假期愉快

“第一稳定币”USDT市值创新高,揭秘Tether背后的千亿商业帝国

原创|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Wenser(

“第一稳定币”USDT市值创新高,揭秘Tether背后的千亿商业帝国

10 月 2 日,USDT 发行商 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USDT 最初可能只是一种加密货币,但如今已经是全球使用最多的数字美元”,对 USDT 如今超然的市场地位以及多元化应用场景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加密货币市值第一大稳定币”的幕后实体掌舵者,他当然有理由也有自信说出这样的话。毕竟作为“加密货币基石型产品”,稳定币历来就被视为“加密血液”。

在此前 Terraform Labs 发行的 UST 算法稳定币于 2022 年 5 月暴雷之后,与美国国债挂钩的 USDT、USDC 等主流稳定币逐渐成为了行业内创造稳定现金流的“现金牛业务”,引来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也将稳定币流向以及供应量增长作为周期判断指标之一。

Odaily星球日报将于本文对 USDT 及其发行商 Tether 进行简要解读,供读者参考。

Tether 的扩展版图:始于加密货币,不止于加密货币

正如 Tether CEO  所言,USDT 最初只是“一种加密货币”,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使用范围早已超出“加密货币”的范畴,而是成为了一种“应用广泛的数字美元”,具体而言,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跨境支付、生活消费以及加密货币兑换等多种场景。

自 2014 年以来,USDT 的增长速度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2021 年 8 月,稳定币板块市值首次突破 1000 亿美元大关,其中,USDT 以超 650 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一;据 ,USDT 总市值目前突破 1260 亿美元,续创历史新高(Odaily星球日报注:显示 USDT 净发行总量为 119, 640, 575, 156.23 美元)。

今年 7 月 31 日,Tether 发布 ,数据显示其 2024 年上半年利润创历史新高,达 52 亿美元,净营业利润达到 13 亿美元,创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此外,Tether 的美国国债持有量超过 976 亿美元,同样创下历史新高。据,2023 年通过 Tether 网络流动的资金几乎与通过全球支付巨头 Visa 卡的一样多,其全年净利润达 62 亿美元。换言之,Tether 2024 年上半年的利润已经接近 2023 年全年利润。与之相比,资管巨头贝莱德去年的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仅为 55 亿美元。也无怪乎加密行业诸多业内人士惊呼:“稳定币真的是一门稳定盈利的‘好生意’!”

“第一稳定币”USDT市值创新高,揭秘Tether背后的千亿商业帝国

具体而言,USDT 的使用场景包括以下方面:

加密货币市场:数字资产的“一般等价物”

据 Tether 信息显示,交易所用户、个人用户是其主要客户群体。毕竟, 本人一直都是加密交易所 BitFinex 的 CTO,这一 Title 至今仍挂在其个人账号的简介中;而且 USDT 作为加密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已经成为日常交易中的常用媒介。

“第一稳定币”USDT市值创新高,揭秘Tether背后的千亿商业帝国

USDT 主要合作交易所

通胀严重地区:最佳的“国家货币替代品”

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发展,部分国家及地区通货膨胀严重,在继承比特币“点对点支付系统”的“遗志”基础上,USDT 成为许多通胀地区的“国家货币替代品”。

Tether CEO  此前在接收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阿根廷和土耳其等国家,USDT 作为波动性较大的国家货币的替代品,提供了一条生命线。在 USDT 被广泛采用之前,饱受通胀困扰的国家的人们不得不求助于黑市获得美元(Odaily星球日报注:由于全球经济体系为美元计价且美元抗通胀能力相对较强)。”
他还提到:“USDT 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效果要好得多。在美国,美元有 15 种不同的传输层。你有银行,信用卡,借记卡。你有 Venmo、PayPal、Cash App 等等……但谁需要一美元呢?想象一下,一个生活在海地的人每天挣 1.34 美元。他们如何支付 5 美元的交易费?这些市场负担不起在以太坊或其他链上每笔交易支付 5、 6 美元的费用。”

这也是波场 TRON 成为稳定币交易次数最多的区块链网络的原因之一。显示,USDT 在波场 TRON 网络总授权量高达 618 亿美元之多,在以太坊的总授权量则为接近 550 亿美元左右。

多说一句,得益于稳定币交易及之前 SunPump 助推的波场 TRON 生态 Meme 币热潮,波场 TRON 网络 Q3 总收入达到创纪录的 ,创历史新高,与今年Q2相比增长了 43% 。

“第一稳定币”USDT市值创新高,揭秘Tether背后的千亿商业帝国

USDT 发行信息

国际贸易领域:多方认可的“支付工具”

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际贸易(包含跨境电商等行业)对于快捷支付的需求同样迫切且市场广阔,而 USDT 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该领域内多方认可的“支付工具”之一。毕竟,相较于流程复杂、成本高昂且规则颇多的全球 Swift 银行电汇体系,USDT 的优势无疑极为明显:高效、便捷、稳定且成本更低,在 Tether 官网也有说明。

当然,利弊相生,USDT 的便捷性、匿名性以及高速流通性也为灰黑产行业提供了“温床上的枕头”。正如此前华尔街日报中提到的:“Tether 虽然会审查直接客户的身份,但其庞大的二级市场却不受监管。根据联合国今年 1 月的一份报告称,USDT 是东南亚洗钱的首选。”

“第一稳定币”USDT市值创新高,揭秘Tether背后的千亿商业帝国

商户选择 USDT 的理由

Tether 的商业模式:加密货币版的“美联储”

细看 Tether 及其稳定币 USDT 背后的商业模式,其营收模式及利润来源主要出自以下方面:

美债收益:美国国债生息利润

根据来看,截止今年 7 月,日本美债持有规模为 11157 亿美元;中国美债持有规模为 7765 亿美元;韩国美债持有规模为 1227 亿美元;德国美债持有规模为 1016 亿美元。换言之,如果 Tether 是一个国家的话,它的美债持有量将与德国相当,并接近韩国。

Tether CEO  此前曾直言:美债为 USDT 提供了支持,如果 USDT 持有者想要套现,可以很容易地将其兑换为美元。与此同时,利息也会流入 Tether 金库。他补充说:“我们(相当于)增加了美元所有权的弹性,所以现在没有一个国家、一个决策者可以一次出售数千亿的美国国库券。USDT 和 Tether 是美元最好的朋友。”

此前,其在 8 月也曾:由于利率上升,Tether 在过去两年中获得了极高的利润,目前可从储备金中赚取 5.5% 利润,在过去的 24 个月中,Tether 累计获利约 119 亿美元。据 Tether 的 信息, Tether 在持有美债的国家排名中位居第 18 位。

赎回费用:手续费也是利润来源

据 Tether ,用户在赎回美元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最低金额 10 万美元、每次收取 0.1% 的费用”等要求,每次操作费用在 1000 美元或 0.1% (以较大者为准)。此外,用户直接在 Tether 官网创建账户将需要支付为 150 美元的验证费用,该笔费用将作为押金,不可退还。不得不说,稳定币业务的“稳定”不仅体现在代币与美元的 1: 1 锚定,也体现在其业务利润来源较为稳定——仍然是加密货币行业颠扑不破的真理——“手续费就是最佳商业模式”。

“第一稳定币”USDT市值创新高,揭秘Tether背后的千亿商业帝国

投资回报:出手阔绰、四处出击的“金主”

除了以上的业务收入,作为一家年盈利规模在数十亿美元的企业,Tether 还是一位“频频出手”的投资“金主”。

此前 Tether CEO 在接受采访时曾,“Tether 资金充裕,目前正在进军人工智能等不熟悉的新领域,计划是向微软、谷歌和亚马逊发起挑战,该公司已经收购了神经植入技术初创公司 Blackrock Neurotech 的多数股权,并投资了数据中心运营商 Northern Data Group,其基础设施用于训练 AI 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 Tether 这两笔投资目前还未见到回报,但其“中间商”已然收获了不菲回报,详情可参考:一文,其中提到:被 Tether 委托进行投资的科技投资者兼企业家 Christian Angermayer 向其持有股份的两家公司投资了约 15 亿美元,他还从交易中赚取了不菲的佣金。

不仅如此,Tether 的投资版图不仅仅局限于 AI 等热门科技领域,此前其还曾向拉美农业巨头 Adecoagro 投资,而在此之前,Tether 已将业务拓展到绿色能源、比特币挖矿、人工智能和教育计划等领域。如其与数字支付平台 Rezo Money 曾达成合作,在;、等地区也有对应的教育推进举措。

在加密货币领域,其最近一次出手是向 Sorted Wallet 进行了 ,该平台旨在促进非洲和南亚的金融包容性。看得出来,Tether 作为“加密货币用户教育急先锋”,极为关注除欧美市场以外的“潜在市场”。

其他收入:黄金储备回报、加密货币投资收益

除此以外,根据,Tether 的储备资产当中也包括黄金等贵金属以及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其提供一定资产回报及收益。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储备资产明细与其 2021 年 3 月首次发布的储备资产明细相比已经有了较大改观,也从侧面反映了 Tether 近些年来在资产储备方面的转变:

如下:

  • 75.85% :现金和现金货物、其他短期存款、商业票据

  • 12.55% :担保贷款

  • 9.96% :公司债、基金、贵金属

  • 1.64% :其他(包括数字代币)

“第一稳定币”USDT市值创新高,揭秘Tether背后的千亿商业帝国

Tether 最新储备报告信息

可以说,手握 USDT 发行权的 Tether,尽管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压力,但就目前的影响力及超然的市场地位,将其视为“加密货币领域的‘美联储’”毫不为过。

Tether 的未来之路:成为“一超多强”中的超级霸主

当然,稳定币业务吸金能力如此强悍,自然也吸引了一众机构及平台的高度关注,除了紧随其后的另一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及其 USDC 以外,目前市面上也存在诸多稳定币产品。

稳定币版图分类一览

根据 Messari 研究员 Addy 此前发布的一文提到的信息,稳定币版图目前可以粗略划分为统治级别玩家(即 USDT 和 USDC)、中心化替代方案、国债支持稳定币、去中心化稳定币、借贷型稳定币以及包括 DYAD 等在内的新型设计稳定币。

“第一稳定币”USDT市值创新高,揭秘Tether背后的千亿商业帝国

新老竞争对手争雄

随着今年比特币现货 ETF、以太坊现货 ETF 的相继通过,加密货币行业合规化、主流化进程达到里程碑式的推进,稳定币作为重要基建产品,也吸引了一众新老玩家的逐渐加码。

前有 MakerDAO 将 DAI 逐步转换为 USDS,后有 PayPal 支持的 PYUSD 在 Solana、以太坊网络“两开花”,另外一边,

Robinhood、Revolut 等老牌平台也已入局。尽管,Robinhood 后续了有关该公司进入稳定币市场的猜测,并证实 Robinhood (HOOD)短期内没有推出自己的稳定币计划。 Robinhood Crypto 的副总裁兼总经理 Johann Kerbrat 表示:“目前,我们没有任何立即推出稳定币的计划。谣言总是很有趣,但我们并没有真正花时间在这上面。”据消息人士透露,Robinhood 正在“探索”一种稳定币,但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第一稳定币”USDT市值创新高,揭秘Tether背后的千亿商业帝国

前 16 名

合规之路漫漫

目前,Tether 的大部分资金由金融服务公司 Cantor Fitzgerald 管理,该银行 CEO Howard Lutnick 定期为稳定币发行人;此外,Tether 也如其它竞争对手一样,由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完成相同的审计工作,目前合作对象为独立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 BDO Italia。

尽管如此,Tether 目前仍需面对包括美国参议员于今年 4 月提出的《Lummis-Gillibrand 支付稳定币法案》(Odaily星球日报注:该法案意在对发行量超过 10 亿美元的稳定币实施与银行相同的严格监管,并鼓励更多银行参与稳定币市场)以及欧盟于今年 6 月新出台的《MiCA》法案(Odaily星球日报注:该法案禁止稳定币每天进行超过 100 万笔或超过 2.15 亿美元的支付交易,值得一提的是,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后续获得了该法案许可,可在欧洲范围内销售其 USDC 和 EURC 两大稳定币)等监管力量的压力。

总结而言,USDT 及 Tether 想要保持在稳定币领域的超然地位,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仍然需要付出不小的努力。

结论:稳定币或许是最佳的“ RWA 产品”

据 CryptoQuant 研究主管 Julio Moreno 此前,过去几个月稳定币市值的上升可能有助于比特币和其他主要加密货币的潜在上升趋势;稳定币不断增长的市值是推动加密货币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因为它们为加密市场提供了流动性。目前,加密货币交易所 USDT 储备也已达到了 225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正如其提到的:“稳定币就像加密货币市场的血液”,今年9 月的比特币价格与稳定币交易所净流入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某种程度上而言,交易所稳定币的净流入量可以作为预测比特币价格的指标之一,在加密市场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局势摇摆不定之时,稳定币作为与现实世界资产以及加密资产勾连程度最深的加密货币之一,无疑具备一定的“风向标”作用。

“第一稳定币”USDT市值创新高,揭秘Tether背后的千亿商业帝国

交易所 USDT 储备量

而另外一方面,与美元 1: 1 锚定的以 USDT 为代表的稳定币或许也可以视为“最佳的 RWA(现实世界资产)产品”。当然,中心化机构发行的稳定币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脱锚风险、中心化封锁处理以及灰黑产洗钱等风险。关于这一点,成立于 2023 年 7 月的独立非营利性稳定币评级机构  会定期从稳定性、管理、技术实施、权力下放、治理和外部因素 6 个维度对稳定币进行评级,又便于市场对稳定币进行更为全面的认识与风险防控。

而在提及未来发展方向方面,有市场人员关注 Tether 是否后续会发布自己的稳定币区块链网络,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此前曾在接受采访时对此,“尽管公司在技术方面很强,但未来区块链可能成为商品,因此自行推出区块链可能不是正确选择。Tether 对区块链持‘中立’态度。对我们来说,区块链只是传输层。

作为“加密血液”的一种“血型”,USDT 能否在将来接入更多的“经济体器官”,或许还有待时间验证。

更多信息:

闪电网络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作者:RGB++ Fans;;来源:字节元 CKB

在上一篇《闪电网络是如何工作的(2)》中,我们探讨了比特币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的工作原理。本质上,闪电网络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支付通道系统,它把一条条支付通道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广阔的、相互连接的支付网络,让不直接相连的各方可以通过多跳路由实现相互支付,HTLC、PTLC 等合约会保障路由的安全。

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闪电网络在技术和用户体验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现实:它仍未达到可大规模采用的程度。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将聚焦闪电网络当前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流动性问题。这一问题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整体流动性不足,另一个是流动性分配问题

网络整体流动性不足

根据 mempool 的最新统计数据,比特币闪电网络目前拥有 12,389 个节点,48000 条支付通道,所有的通道容量加起来为 5311.8 BTC。

闪电网络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闪电网络是一个 P2P 的流动性网络,如果要真正走向大规模采用,无论是节点数量、通道数量,还是通道容量,都还需要再增长上百倍甚至上千倍。那么,如何吸引更多的节点加入到网络中来呢?

首先,要降低闪电网络节点的搭建和维护门槛,让没有技术背景的普通用户也能轻松运行闪电网络节点,这一点至关重要。比特币生态中,已有不少团队推出了即插即用的硬件设备,比如 Umbrel 的硬件盒子,支持运行比特币闪电网络节点,再比如 Fi5Box,不仅支持比特币闪电网络,也支持运行其他闪电网络的节点(如 CKB 的 Fiber Network),他们为用户提供了免维护的闪电网络节点解决方案。

其次,引入额外的激励机制是推动闪电网络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闪电网络开设通道后,资金就被锁住了,如果 Alice 想做闪电网络服务商(LSP),要跟 100 个人开设通道,每个通道放 1 个 BTC,那就要锁定 100 BTC。这 100 BTC 只有在流动时才会产生收益,静止时不会,因为闪电网络节点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手续费。手续费的收费标准是 “基础费用(Base Fee)+ 每聪费率(Fee Rate)”,其中基础费用是闪电网络节点对每笔交易发票收取的固定费用,和交易金额大小无关,而每聪费率是针对交易发票的每一聪收取费用的比例。

根据 mempool 的统计,当前比特币闪电网络的平均基础费用为 950 mSat(即 0.95 聪),平均每聪费率为 764 ppm(即每聪收取 0.000764 Sat),这意味着一笔金额为  1 万聪 (0.0001 BTC,当前约为 6.5美元)的交易,路由节点收到的手续费还不到 9 聪。况且,当前闪电网络的交易量并不大,其中还有很多交易不需要通过路由节点进行(即交易双方直接有支付通道)。因此,那些持有 BTC 想要进行理财的人,第一选择并不是将 BTC 存入闪电网络来赚取手续费,而是去交易所放贷或者去某些新兴项目上做 Staking/Restaking。

闪电网络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如果能引入额外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人愿意运行闪电网络节点或者成为 LSP,让更多的 BTC 持有者愿意把 BTC 存入闪电网络来赚取激励,网络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将有可能得到解决,闪电网络将变得更好用。闪电网络更好用之后,又会吸引更多人的使用闪电网络,带来更多的交易,增加路由节点的手续费收入,激励更多的人去成为 LSP……最终,让闪电网络进入良性循环。

目前,在比特币生态中,UTXO Stack 已经宣布转型为闪电网络质押层,通过去中心化质押协议为闪电网络提供更好的流动性和更好的收益模型。同时,UTXO Stack 还将推出代币激励机制,激励用户质押 BTC 以增强闪电网络支付通道的流动性。

流动性分配问题

即便解决了整体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如何有效分配这些流动性仍是一个挑战。

我们以 Alice 通过路由节点 Bob 向 Carol 付款为例,假设初始状态时 Alice 和 Carol 在通道中各自有 2 万聪,Bob 在每条通道中有 1 万聪。经过几次交易后,通道中的余额分布如下(为了简化,不考虑路由节点 Bob 收取的手续费):

闪电网络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如果未来的一段时间内,Alice 和 Carol 还有业务往来,还需要 Alice 向 Carol 发起付款,应该怎么办呢?Bob 已经无法路由支付了(即 Bob 与 Carol 的通道中,Bob 已无法再向 Carol 转移资金),他需要再平衡自己的通道。

上面这种情形对于闪电网络中的那些路由节点而言非常常见。节点运营者必须在自己的通道之间不断平衡流动性,如果通道在你这一端没有资金,就无法发送支付;如果通道内的所有资金都在你这一端,就无法收取支付。

上面例子中,一种方法是直接关闭 Bob 和 Carol 之间的通道,并开启新的通道,但这个方法并不经济,因为关闭通道和开启通道的交易都需要上链,都需要支付比特币矿工费。闪电网络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减少链上操作,把尽可能多的交易放在链下通道中进行,如果闪电网络每天有几亿个通道要开启和关闭,比特币区块链会一直拥堵,矿工费会高到离谱。

为此,比特币社区提出了多种创新方案来解决流动性分配问题:

Submarine Swap(潜水艇互换)

简单来说,Submarine Swap 可以让用户向闪电网络中的互换服务商发送通道中的 BTC,而互换服务商会将相应数量的 BTC 发送到比特币链上的收款地址,或者反过来,用户发送链上 BTC 给互换服务商,互换服务商发送通道中的 BTC 给指定的接收节点。这一过程虽然有互换服务商的参与,但是通过 HTLC(哈希时间锁合约),全程无需信任。

Submarine Swap 还启发了许多后来者,比如通道余额调节协议 PeerSwap,可以让用户直接跟他的通道对手实施潜水艇互换。在上面的例子中,Carol 可以直接充当互换服务商的角色,Bob 转链上的 BTC 给 Carol,Carol 在通道中支付相应数量的 BTC 给 Bob,即可。具体来说:

  1. Bob 生成一个秘密值 R(原像)及其哈希值 H。

  2. Bob 在比特币区块链上使用哈希值 H 创建一个 HTLC:Bob 会给 Carol 支付 1 万聪,只要他能在 5 个区块内提供秘密值 R,否则这些钱会返回给 Bob。

  3. Carol 在他和 Bob 的支付通道中,使用同样的哈希值 H 创建一个 HTLC:Carol 会在通道中给 Bob 支付 1 万聪,只要他能在 4 个区块内提供秘密值 R,否则这些钱会返回给 Carol(为了简化,这里不考虑互换服务商收取的服务费)。

  4. Bob 使用秘密值 R 解锁通道中的 HTLC,拿走 1 万聪。

  5. Bob 拿走资金之后,Carol 也知道了秘密值 R,他用 R 解锁比特币链上的 HTLC,拿走 1 万聪。

相比关闭通道然后开启新通道,Submarine Swap 只有一笔链上交易,更加经济,而且全程无需信任。

通道拼接(Splicing)

通道拼接一种链上的再平衡方法:节点在单笔交易中关闭通道又再开启通道,从而改变锁在通道中的余额。当这样做的节点锁入更多资金,我们称为 “加长(splice in)”;如果减少了锁定的资金,就叫 “剪短(splice out)”。在上面的例子中,Bob 和 Carol 之间的通道可以通过通道拼接进行加长。

通道拼接比起用两笔交易来关闭、重新开启通道要方便得多,不过它依然要在网络中广播交易、支付链上矿工费并等待交易确认。

多路径付款(Multi-Path Payment,MPP)

多路径付款可以将一笔付款分割成几部分,这些部分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地方停驻或流转。如果 Alice 需要继续给 Carol 支付 1 万聪,虽然 Bob 已经无法路由支付了,但 Alice 通过路由节点 David 可以向 Carol 支付 6000 聪,通过路由节点 Eva 可以向 Carol 支付 4000 聪,那么 Alice 的这笔 1 万聪交易就可以通过多路径付款的方式完成。

多路径付款技术的初衷是为了克服了单路径支付的局限性,允许更大数额的支付通过分割成较小的多个部分来送达,比如一笔金额为 1 BTC 的闪电网络交易,可以分成 100 笔 0.01 BTC 的交易来完成。多路径付款对网络的去中心化和交易的隐私保护有好处,在安全性上,原子化多路径付款(AMP)技术可以保证如果有一条路径无法完成付款,则所有付款都不会成功,从而防止混乱和欺诈。

顺便提一下,在闪电网络中,大额的交易除了通过多路径付款之外,还可以通过 Wumbo 通道完成。Wumbo 通道取消了常规闪电通道所能持有的比特币数量上限 —— 0.1667 BTC,允许节点拥有更高的通道容量,从而支持大额交易。

结语

流动性是制约闪电网络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降低闪电网络节点的搭建和维护门槛,引入额外的激励机制,可以帮助闪电网络解决网络流动性不足的难题,而 Submarine Swap、通道拼接、多路径付款等方案,在解决闪电网络流动性分配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除了上述方案,比特币社区还提出了 Lightning Pool(一种通道租赁拍卖市场)、Liquidity Advertisement(一种通道租赁方案)、环路支付(一个节点通过一条由支付通道形成的环路来给自己支付,实现链下再平衡)等其他方案来优化网络的流动性。

流动性管理无疑是闪电网络面临的一项复杂工程,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区的持续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流动性难题终将得到解决。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加密货币市场即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反弹,而山寨币似乎已蓄势待发。加密货币领域充满了期待,因为关键市场指标暗示着一场突破——不仅是比特币,山寨币也是如此。

但如果你被排除在外并且仍在等待扣动扳机,那么本文就是你所需要的唯一 alpha。

— 我的完整山寨币指南可帮助您在第四季度实现收益最大化。

虽然比特币的表现通常领先,但山寨币也经常紧随其后,这次也不例外。第四季度将成为加密货币市场的关键时期,有可能实现巨额收益。

在我们讨论我的策略之前,让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影响第四季度前市场的 5 个关键因素。

确认 BTC 突破——

比特币领先,山寨币紧随其后。

BTC 的第一个日线收盘价刚刚超过 65,000 美元。

但为什么这如此重要?从历史上看,当比特币做出如此决定性的举动时,它不会止步于此。这是一个关键的中期枢轴点,必须守住才能测试 ATH。现在我们只是在寻找每周/每月的收盘价。

交易员和长期持有者现在都在等待每周或每月收盘价高于这一水平,这将进一步巩固看涨趋势。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预期山寨币也会效仿。BTC 在市场方向上的领导地位是一个久经考验的现象——当它移动时,其余市场也会随之移动。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总计 3(山寨币指数)突破 —

就像 BTC 一样,我们刚刚在山寨币上看到了第一个官方更高的高点,这可能预示着新的上升趋势的开始。

我们处于下降通道(下降趋势)中已有 6 个月。

这一高点至关重要,因为它预示着长期下跌趋势可能出现逆转。不过,请记住,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不会回撤。

事实上,回调是有可能的,精明的投资者会利用这些下跌以较低的价格积累优质山寨币。关键是要关注更高的高点和更高的低点,因为它们确认了看涨趋势。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请记住,这里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在 BTC/TOTAL3 上创下了更高的高点。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回撤——事实上,我们很可能会回撤(甚至低于前期高点)。这里的关键(确认新的上升趋势)是更高的高点和更高的低点。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当我们确实经历这些低谷时,它们很可能是积累优质替代产品的绝佳机会。

<mp-common-cpsad       srcappid=”wx690f86c2e4552666″     name”:”朕就说个英语,你们咋都下跪了”,”categoryName”:”宫廷”,”videoCoverUrl”:”https://wxaintpcos.wxqcloud.qq.com.cn/public/wx690f86c2e4552666/WxaDramaCoverImage/a2c295b7710ce05d469da8a023699059.jpg”,”categoryInfo”:”64集”}’   >

股票价格创历史新高——

BTC 通常不会长期落后于股票。如果它赶上,这意味着价格将达到 81,000 美元(见下文)。

比特币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快打破历史最高纪录。标准普尔 500 指数目前比其年度最高点高出 9%。

这种相关性表明,比特币可能会迎头赶上,这也将对山寨币产生积极影响。换句话说,如果比特币上涨,山寨币可能会跟进,从而为大幅上涨创造条件。

BTC 仍落后,比其年度高点(7.4 万美元)低 11%。如果 BTC 赶上股票(比年度高点高 9%)——这将意味着 BTC 价格为 81,000 美元。追赶开始了。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中国正在刺激经济——

他们将向市场注入约 1 万亿元人民币(1417 亿美元)的“长期流动性”。

这对于股票和 BTC 来说都是一个好兆头,因为 BTC 是一种对全球流动性高度敏感的资产。

这种大规模流动性注入旨在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蔓延至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全球市场。

市场流动性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增加,因此比特币以及山寨币的购买兴趣可能会激增。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然而,尽管有这些看涨因素,许多人仍然担心当前的反弹可能只是又一次假象。

然而,两份关键数据表明,乐趣可能才刚刚开始——

零售业尚未复苏

我们处于 CT、YouTube 和 Medium 回音室中。

看起来好像每个人都再次看涨。但事实是,零售业尚未复苏。

YT 的观点表明了这一点。谷歌的搜索量也表明了这一点。这次反弹只是加密货币原生用户/内部人士的预先定位。从历史上看,散户投资者在反弹的后期涌入市场,往往会推高价格。散户投资者尚未再次出现这一事实表明,我们仍处于这一举措的早期阶段,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融资利率低。

在评估当前市场状况时,我们需要重新调整思维方式。尽管最近有所反弹,但杠杆率远未达到今年 2 月和 3 月的高点。

与情况恶化相比,杠杆率仍然温和(下图为去年二月拍摄)。清除均值回归低流动性夏季剥头皮交易的弊端,重置您的启发式方法。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当前融资 APR(与以下 2 月份利率相比)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去年 2 月的融资 APR

我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三月是 meme 狂热期,$WIF 和 $SOL 领跑。鉴于目前的融资情况如此温和,我想看看 SOL 和 WIF 何时达到顶峰,以及相关的融资利率。

3 月 31 日,在 meme 币热潮达到顶峰时,SOL 达到顶峰。此外,SOL 的年化融资率达到95.51% — 杠杆率令人震惊。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WIF 也在 3 月 31 日达到顶峰,年化融资利率达到107.5%。所有兴奋的迹象都已显现。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该数据与 SOL 和 WIF 的当前融资利率形成鲜明对比。SOL 为 5.77%。WIF 为 7.17%。

事实上,整个市场融资水平仍然较低。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虽然融资利率只是一个指标,但它可以告诉我们市场的当前状态,以及是否存在狂热。

为了使 SOL 达到与 3 月份最高水平相同的融资率,需要增加 1,555%。太疯狂了!!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对于 WIF 来说,情况也是一样的。WIF 目前的融资利率必须增加1,399%才能达到同样的水平。你也可以将其应用于许多其他山寨币。

一文了解完整山寨币指南

我在这里想要说明的观点是,你可以使用历史数据,即融资利率来衡量市场的泡沫。

尽管 $BTC 和山寨币有所上涨,但我们还远未达到 3 月份的跌幅。

那么,您现在可以做什么准备呢?

如果我要制定第四季度的战略,我会遵循以下计划:

一个简单的 4 步骤可以消除任何噪音并增加您成功驾驭市场的机会。

第一步:确定行业领导者

拥有强大心智份额和相对实力的项目可能会继续获胜。

我认为人工智能、表情包、RWA 和 L1 将继续处于领先地位——每个领域的领导者都是明显的受益者。找出这些领域中最强大的参与者并密切跟踪他们的表现。

第 2 步:设置你的关注列表

拥有一份精心准备的观察名单对于及时采取行动至关重要。使用 TradingView 等工具按行业整理您最喜欢的山寨币。当市场开始升温时,这将使您能够快速识别机会。

步骤 3:对山寨币的 HTF 水平进行竞价

不要急于入市。相反,在关键支撑位设置限价单。历史数据显示,市场通常会在恢复上升趋势之前回撤,从而提供以较低价格积累的机会。

要有耐心并且坚持自己的水平。

步骤 4:使用融资利率来衡量市场情绪

目前我们远未达到兴奋的程度,但融资利率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当热图变成橙色且利率飙升时,这是锁定利润的信号。

2024 年第四季度可能是发财的时期。

比特币领跑,山寨币紧随其后,获利的机会已经成熟。然而,在这个市场取得成功需要深思熟虑的策略、耐心,以及解读融资利率和行业实力等关键指标的能力。

通过遵循本指南,您将能够很好地度过接下来的几个月,并利用可能是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反弹之一。

做好准备,随时了解情况,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最好的交易往往属于那些等待的人。

Axia8 Ventures 活动回顾 : Web3行业正处于转折点

Axia8 Ventures 活动回顾 : Web3行业正处于转折点

整个行业正处于一个创新与不确定性并存的关键时刻,过去的「成功模式」正在被可持续增长的追求所打破。

在我们最近举办的【Founders Investors Talk】和 【Your Mom Wants You To Become  A Gamer】两场活动中,受邀的行业领袖齐聚一堂,深入分享了他们对行业新挑战的见解。

Axia8 Ventures 活动回顾 : Web3行业正处于转折点

探索新领域的无限可能 : 健康生活 x 加密货币

在此次活动中,健康和加密的融合成为了备受瞩目的话题之一,而由 Bryan Johnson 主办的 Dont Die 峰会正是这一趋势的起点和推动力量。虽然这两个领域的结合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 DeSci 的概念引发越来越多的讨论,伴随而来的还有加密行业的投机风潮。 Dont Die 活动的 App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运动打卡工具,并配有评分系统,但却让许多加密爱好者纷纷猜测未来可能会有代币或空投的出现。

专注于人类长寿基础设施的 dLife 创始人陈钢(Walker Chen)预测,未来会有更多去中心化技术应用于非金融领域,比如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服务。他表示:「这些项目一方面会扩大 Web3 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也会吸引更多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加入区块链行业。这种人才的涌入,将推动 Web3 社区本身的变革与创新。」

Axia8 Ventures 活动回顾 : Web3行业正处于转折点

创始人陷入迷茫:如何应对停滞的投资局面

创始人和 VC 们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投资项目停滞的情况下该如何前行。许多人对于接下来该构建什么而感到迷惑,因此越来越多的目光集中在像 Ton 和 Telegram 小程序这样的平台上,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些平台正在迅速饱和中。尤其是生态链中,以太坊因缺乏曾经推动行业前进的创新火花表现平平。

有趣的是,Solana 的创始人依然保持积极的态度,致力于通过创新的应用场景和面向消费者的应用来推动其生态系统的发展。在大多数项目依赖大规模融资和社区热度但迟迟未见实质进展的情况下,Solana 显得尤为独特。当前,为了「未来的生态系统发展而构建」的趋势已经形成,导致行业巨头通过承诺吸引创始人入局,但当真正交付时,dApps 却没能展现出令人兴奋的产品或明确的应用方向。

Web3 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创始人们需要重新审视底层概念,打造真正能为付费用户提供价值的产品,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迎合投机者。

如今,用户的耐心已经消耗殆尽,他们需要的是更实在的价值。创始人必须拥有明确的长期愿景,真正考虑自己在服务的业务是什么。用户的注意力和信任转瞬即逝,如果创始人只是一味跟随潮流,最终会失去方向,变得无所适从。

Zeus Network 的创始人 Justin Wang 坚信,用户希望能够在无需任何许可的情况下将比特币的价值引入 Solana。作为在 Solana 生态系统耕耘了超过三年的开发者,他大胆预测:「我们将见证比特币衍生代币的崛起,未来可能会有十几种新代币出现。但只有那些透明且链上 1: 1 锚定的比特币代币,才能吸引长期持有者和那些沉寂的用户钱包,而那些主要用于品牌包装的代币将逐渐失去吸引力。」

Axia8 Ventures 活动回顾 : Web3行业正处于转折点

Solv Protocol 的联合创始人 Ryan Chow 表示: 「比特币质押将在本轮周期成为爆发性赛道,创造超过 1000 亿美元的比特币收益机会。作为比特币质押领域的领头羊,SolvBTC 将为用户提供多种质押组合。」

为 Binance 而建的困惑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是,行业更多地倾向于为 Binance 而建,而不是以用户为核心。像 Catizen 这样的项目正好反映了这种现象,尽管它作为一个成功的游戏化、激励性的营销工具,但它之所以受到中心化交易所的青睐,更多是因为它带来了大量用户注册。这使的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走上这条路,而不是专注于创新和推动行业进步。这种方法虽有其价值,但也让许多创始人感到失望、困惑甚至挫败。因此行业亟需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迷因币和高 FDV 项目的流行表明市场更注重快速获利,而非实质性的技术突破。尽管迷因币在吸引注意力方面确实有其创新之处,但这种 PVP 的模式不免让人质疑其可持续性,也对真正的技术创新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Reactive Network 的首席执行官 Tom Tirman 预测: 「以后将不再有如此大规模的加密周期,下一个周期随着个人和企业的广泛应用,加密市场与高风险资产的关联度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紧密。」

Axia8 Ventures 活动回顾 : Web3行业正处于转折点

消费者与收入的矛盾

在这样的环境下,消费者和收入成为了热门词汇。然而这些概念与「为 Binance 而建」的思路结合却产生了矛盾。创始人们在质疑,VC 是否愿意投资于那些专注于现实世界应用的项目,而不是被 100 倍代币叙事所吸引。此外,当前的用户体验和市场状况,也让人怀疑真实用户是否会真正接受或转化。

Space Nation 的首席执行官 Jerome Wu 立志要证明,拥有强大经济体系的Web3 游戏将在熊市中展露头角。 他指出: 「我觉得大家都看好游戏中的虚拟经济,认为它们可以在没有 VC 和投资者资金的情况下独立生存。」

Axia8 Ventures 活动回顾 : Web3行业正处于转折点

Ambrus Studio 的首席执行官 Johnson Yeh 也对游戏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再过五年,不会再有Web3游戏或 GameFi 这样的概念。到那时游戏就是游戏。 有些游戏会融入区块链或Web3元素,另一些则不会。但最终,它们都是人们为了娱乐而玩的游戏。」

Axia8 Ventures 活动回顾 : Web3行业正处于转折点

Web3 游戏领域的领军者们正在为行业注入新活力,他们专注于打造真正的游戏,目的是为了吸引真正的玩家,而不仅仅是那些为了奖励而来的用户。通过建立真正的游戏经济体系,像 Space Nation 和 Ambrus Studio 的 E 4 C: Final Salvation 等游戏,正以核心原则为基础,吸引真正的游戏爱好者进入这个新领域。

Axia8 Ventures 活动回顾 : Web3行业正处于转折点

此外,像 Oh Gamers 这样的平台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它已经成功将超过 2 万名非加密玩家带入了 Web3 游戏世界。这些游戏不仅具备娱乐性,还为玩家提供了赚钱的机会,同时通过社区的共同创作,让“打游戏消磨时间”变得更有意义。

Axia 8 Ventures 创始人 Wayne Lin 的重要结语

毋庸置疑,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变革时刻。加密行业在数字资产发行和交易方面不断创新,逐步实现了开放金融。尽管我们曾在 DeFi Summer 获得惊人的收益,也见证了智能合约的天价估值,但这些现象也揭示了早期行业中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这些机会虽然吸引了大量的散户、投资人和创始人,却也导致了动机、激情和方向的迷失。过去的叙事循环中,资深玩家利用手中的资产建立新项目,交易所则更注重流量而非技术,这样的模式正在逐步消耗行业的信任基础。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动机的扭曲,导致了信任的缺失。最终受益者只有交易所和机构交易员,因未他们掌控着「赌场」,并消耗着参与者的流动性。

我们如何从构建一个「无需信任」的世界,走到了如今的信任危机?

我并不是指责任何人,加密行业的力量来自于社区的凝聚力。因此我们应该共同寻求解决方案。我们不应该一昧的指责交易所上架高 FDV 的 VC 代币或过多的迷因币,也不该责备项目方滥用积分和空投机制。

关键不在于寻找罪魁祸首,因为每一片雪花都是造成雪崩的一部分。我们的真正目标是一起找到走出困境的最佳方法。

Axia8 Ventures 活动回顾 : Web3行业正处于转折点

Metrics Ventures:风险释放有序 山寨筹码仍需沉淀

作者:Metrics Ventures,来源:@MetricsVentures

Metrics Ventures:风险释放有序 山寨筹码仍需沉淀

宽幅震荡终将结束,此时通过”高抛低吸”获利的风险收益比将大幅下降。保持对市场的专注,做好识别市场低谷后转折点的工作,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一、加密市场二级基金 Metrics Ventures 9 月市场观察导读

1/ 近期比特币持续在 5 万至 6 万区间内震荡,市场情绪低迷。成交量单日再创新低,费率持续为负,以太坊汇率再度跌破新低,市场已然进入冰点。山寨币在 FOMC 破除情绪冰点后有所反弹,但仍属筹码真空驱动,市场成交量仍然萎靡。

2/ 延续上月分析,目前山寨币普遍处于 3/4 月高点回调后的盘整阶段。然而,筹码规律中时间的积累至关重要,我们尚未观察到山寨币批量准备就绪的迹象。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标的的筹码未能形成有效派发就被动回调至低点,这意味着做市商仍有动力维持价格或在情绪冰点后的短暂窗口驱动反弹行情。这或许是一个积极信号。

3/ 从当前角度看,我们认为国际风险市场自 8 月以来首次释放了风险。尽管月内部分山寨走出了不错的修复走势,我们认为加密资产仍需时间积蓄力量。目前,市场将继续处于无序震荡状态。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年内的调整蓄势会是很好的来年行情基础,无需过多忧虑市场的波动性一去不返。

二、市场总体行情与市场走势的盘点和点评

本月市场表现平淡,炒作热点和持续时间比 2023 年初更为疲软。市场再次广泛讨论以太坊代表的区块链原生创新及其渗透率遇阻的问题。从某种角度来看,当前的情绪低迷程度甚至超过了 2019 年。随着 FOMC 之后情绪有所缓和,部分山寨走出了不错的修复走势,但市场仍然热点涣散、成交量低迷。

回顾走势,比特币自 4 月以来延续了无序的宽幅震荡。这主要源于成交量、市场关注度和风险偏好的同步萎缩。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正在目睹一个接近新高的无序宽幅震荡,这印证了我们一贯的观点——我们可能正在经历一次独特的大类资产周期。

从山寨币角度来看,当前市场机会主要集中在筹码博弈上。这凸显了当前叙事匮乏、行业内生驱动力薄弱的本质。除 AI 和 Meme 外,尚未出现明显的资金合力和主线叙事趋势。如我们此前所述,市场的定价模式和玩法转换已逐渐为更多从业人员所认知。

然而,反身性市场的特性始终如一。若此趋势持续,未来可能重现以叙事驱动、筹码驱动为主的纯粹博弈,再次凸显市场的”赌场”本质,从二级市场操作角度,逃生窗口的把握和逃生姿势选择显得越发重要。

整体而言,我们的工作重点将继续围绕等待展开。宽幅震荡终将结束,此时通过”高抛低吸”获利的风险收益比将大幅下降。保持对市场的专注,做好识别市场低谷后转折点的工作,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三、行业发展趋势

1.一级市场 VC 正经历剧烈洗牌,中小 VC 纷纷出清,许多项目的 DPI 甚至不足 1 。与此相反,头部 VC 持续成长,在短短 5 个月内迅速完成新一轮融资。未来一级市场将呈现极端两极化发展态势。除头部 VC 外,只有专注早期项目、具备独特品味的孵化器,或专注特定生态的垂直 VC 能够利用超高赔率和垂直领域竞争优势,在市场中找到生存空间。

2.讨论最多的应用赛道是社交金融(SocialFi)和人工智能加密(AI Crypto)。AI 落地存在硬性障碍,需要等待技术突破的关键时刻。Pumpfun 是最成功的 SocialFi 案例,而真正适合Web3的 SocialFi 并非Web3版 Twitter,而是社交化的赌场。

3.BTC、稳定币/支付和赌场是行业目前唯一被证实有效的商业模式。稳定币在一级市场成为新的”卷王”赛道,但没人能清楚解释如何打破 Tether 的网络效应。行业的发展趋势越发明朗,除了 BTC 之外,Web3的终局商业模式都是赌场。

4.量化收益持续受压,许多从 A 股转战的量化团队正涌入加密市场。然而,考虑到当前量化市场的整体规模与活跃交易流动性的对比,预计量化收益将进一步缩水。同时,我们应当警惕高杠杆量化策略,因为在极端行情下,这些策略面临的爆仓风险正在不断攀升。